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史态纪录片研究
 
   
查看大图

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史态纪录片研究

本书首次提出了“史态纪录影像”与“史态纪录片”的概念。这个概念有别于过去仅仅把“历史”作为一个表现对象的模糊提法,也异于历史学对影像制作的要求。它是站在影像制作的角度提出的,强调一个片种的类型确立。“史态”与“历史”有关联,但各自的适用范围有所区别。“史态”影像是指过去时态的各种影像制作样态。“史态纪录影像”是对过去时态发生的事件、人物进行“再现”的非虚构影像,“史态纪录片”则是其具体的承载样态。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关于影片类型的确立依据以及文本包含的子类型范围;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对现有中外史态纪录片

  • 商品编号:SJ4121
  • 商品重量:400.000 克(g)
  • 货  号:SJ4121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26
  • 作者: 孙莉 著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561377130
  • 出版时间: 2014-5-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155000
  • 页数: 158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30.00
  • 销售价: ¥26.00
  • 节省: ¥4.00
  • 已经有187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00)
app hook
 

【基本信息】:

作者:孙莉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77130

出版时间:2014-5-1

版次:1

页数:158

字数:155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孙莉编写的《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史态纪录片研究)》首次提出了“史态纪录影像”与“史态纪录片”的概念。这个概念有别于过去仅仅把“历史”作为一个表现对象的模糊提法,也异于历史学对影像制作的要求。它是站在影像制作的角度提出的,强调一个片种的类型确立。“史态”与“历史”有关联,但各自的适用范围有所区别。“史态”影像是指过去时态的各种影像制作样态。“史态纪录影像”是对过去时态发生的事件、人物进行“再现”的非虚构影像,“史态纪录片”则是其具体的承载样态。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提出了“史态纪录影像”与“史态纪录片”的概念。这个概念有别于过去仅仅把“历史”作为一个表现对象的模糊提法,也异于历史学对影像制作的要求。它是站在影像制作的角度提出的,强调一个片种的类型确立。“史态”与“历史”有关联,但各自的适用范围有所区别。“史态”影像是指过去时态的各种影像制作样态。“史态纪录影像”是对过去时态发生的事件、人物进行“再现”的非虚构影像,“史态纪录片”则是其具体的承载样态。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关于影片类型的确立依据以及文本包含的子类型范围;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对现有中外史态纪录片的文本分析。该分析系统地分为时空构建、叙述方式、影像修辞和意识形态呈现等四个方面。第六章是对史态纪录影像的历史、社会、文化传播的价值和功能以及传播环境、传播策略等的分析。第七章则是深刻剖析和反省现有的史态纪录片的文本创作弊端引发的相关几个重大问题以及对史态纪录片的批判研究存在的问题。


【作者简介】:

   孙莉,广播影视文艺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教师,发表各类研究论文数十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史态纪录片研究>是最新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史态纪录影像的类型确立 

第一节文本类型的范围 

一、历史文献和理论纪录片 

二、历史文化和科教纪录片 

三、历史人文和节庆纪录片 

四、历史调查和剧情纪录片 

第二节影像的历史价值 

一、影像与历史的联姻 

二、影像的价值变迁 

三、影像的文献价值 

四、影像的历史书写 

第二章史态纪录影像的时空构建 

第一节时间的呈现 

一、自然时间进程 

二、影像叙述时间 

三、内在时间意识 

第二节空间的呈现 

一、原始的现场空间 

二、境界与场同构的真实 

三、象征空间与生命体验 

四、运动与静止哲学的空间 

第三章史态纪录影像的叙述 

第一节特殊叙事方式 

一、口述访谈的多重价值 

二、真实再现的叙事模式 

第二节叙事视角与结构 

一、多视角叙事功能 

二、叙事结构的悖论 

三、叙事流畅的负面性 

第三节影像叙事的趋势 

一、视觉与文字叙事区别 

二、集体记忆与影像叙史 

三、剧情片的成功的要素 

第四章史态纪录影像的修辞 

第一节修辞的历史感染力 

一、细节魅力凸显 

二、多重意蕴并存 

第二节修辞的史学新价值 

一、风格与历史的书写 

二、修辞参与历史叙述 

三、修辞增强历史经验 

第五章史态纪录影像的意识形态呈现 

第一节隐蔽型意识形态的表现 

一、历史哲学隐于叙述结构 

二、生命理性隐喻国家意识 

三、修辞风格呈现审美意识 

第二节开放型意识形态的构建 

一、影像叙史的自由空间 

二、多叙述主体的共融 

三、主持人的修辞功用 

第六章历史文化的整合及影像传播 

第一节历史影像的传播策略 

一、仪式化的传播理念 

二、影像内容知识化 

第二节文化传承与影像媒介 

一、中华文明的视觉传播与集体记忆 

二、代言机制的本质与影像神话思维 

三、民间影像书写与多元文化的构建 

四、消费语境下的史态纪录影像生产 

第七章批评的权力与重构真实 

第一节批评的批评 

一、阐释与批评 

二、历史与现实 

三、主体的焦虑 

四、抗衡与对话 

第二节真实的路径 

一、信息开放与去政治化 

二、生态批评与去媒体化 

三、独立制作与去商品化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

但是情景再现的运用也不宜过度,再现的段落过多甚至通篇再现,或再现得过于真实过于细致,也会使观众对创作者的初衷、对片子的性质发出质疑:或产生困惑,怀疑这到底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①然而,这样的表述还是欠妥的。再现是不是过度、过细确实是问题,但首先要问的是“再现”是不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不是说是不是有今天的历史研究者认定,而是说有没有同时代的文献资料支持,有没有找得到的历史遗迹存在。比起这些,前者是间接的,第二位的,后者才是直接的、可靠的第一手的历史依据。倘仅是以前者为依据,加一些情景再现,甚至只有修辞性作用的“写意再现”,严格说来,就不太适合纪录片了。它已经没有TiE录的基本形态,应该只属于有一定娱乐性的宽泛的纪实节目。有一部国内纪录片在表现当事人当年的那场车祸的时候,没有任何与车祸有关道具。它只有前景的一片树叶,后景的一条马路,和一声尖利的刹车声。它巧妙地利用虚焦转换视点的方法非常含蓄地完成了车祸的视觉再现。虽然处理得相当富于艺术感染力,但它过于“写意”了,太虚了,纪实的东西太少了。如法制节目提供了一个血手套的画面,而这个血手套并不是属于案件本身的,只是一个道具。这样的情况可以称作“真实再现”。但若增强纪实效果,不如用案件中的物证血手套更严谨。反过来说,若是有依据,再现过度(如剧情纪录片),过细(涉及细节)也不是问题,并不是一定要虚化处理。这恰恰是国内纪录片界囿于形式讨论的误区。“真实再现”的形式是“再现”,目的是“真实”。“真实”其实是达不到的,但越有根据,越有真诚的态度,表现越严谨,“再现”越成功。这不是是否是视觉叙事的问题。 

近年来,在这方面最值得讨论的是《敦煌》。该片已经触及了国内“真实再现”的目前的底线。在三集中,总导演周兵安排了虚构人物,比如像画家史小玉、范拉兹玛、商人沙拉等,并且是把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遭遇放到了一个人身上。虽然他们都是有文献记载的,但这样做显然经过了艺术典型化的处理。而且有一集人物还开口说了话,一集录下了同期声。比如寡妇阿龙打官司的整个案件审理过程都被呈现了出来。这些按照导演周兵的话来分析,已经超过了意象的、情绪化再现的程度,达到了情节性再现的高度,恰恰是后者很难为中国观众所接受。②这个问题需要详尽探讨。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