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系列: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作者:陈静梅 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1
ISBN:9787302216780
版次:1
页数:367
字数:572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音乐欣赏》内容新颖:在内容上多吸取新的知识、新的成果,摈弃过时不用的旧知识,使教材体现出时代性。
深浅度适宜:在编写过程中,以“够用为度、注重实践”的原则,分散难点,加强重点,力争做到深入浅出。
以任务、目标、问题为驱动、加强实践性、可操作性,教材中设计了大量案例、例题和习题。在讲解例题、案例的基础上讲解知识点。
注重答案、提示,语言通俗易懂,同时提交电子教案。
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四章,从音乐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大量选用了体裁各异、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包括了民歌、民族器乐、戏曲、曲艺等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赏析,同时也涵盖了大量的中外艺术歌曲、歌剧、舞曲、交响乐等大型音乐作品的赏析。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广泛,除了可供高职高专学生作为音乐欣赏的教材之外,还可供广大音乐专业工作者和业余音乐爱好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音乐欣赏
第二节 音乐欣赏的本质和基本方式
一、音乐欣赏的本质
二、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
第一节 概述
一、歌曲
二、歌曲类型
三、唱法分类
四、歌曲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歌曲欣赏
古代歌曲欣赏1:阳关三叠
古代歌曲欣赏2:满江红
第三节 中国民歌欣赏
一、民歌
二、中国民歌的词源
三、民歌的分类
民歌欣赏1:盼红军
民歌欣赏2:包楞调
民歌欣赏3:一只小鸟仔
民歌欣赏4:猜调
民歌欣赏5:十大姐
民歌欣赏6: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民歌欣赏7: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民歌欣赏8:弥渡山歌
民歌欣赏9:绣金匾
民歌欣赏10:出嫁歌
民歌欣赏11:跑旱船
民歌欣赏12:天乌乌
民歌欣赏13:凤阳花鼓
民歌欣赏14:上去高山望平川
民歌欣赏15:想亲亲
民歌欣赏16:打支山歌过横排
民歌欣赏17:小河淌水
民歌欣赏18:马桑树儿搭灯台
民歌欣赏19:放马山歌
民歌欣赏20:三十里铺
民歌欣赏21:黄杨扁担
民歌欣赏22:拔根芦柴花
民歌欣赏23:走西口
民歌欣赏24:摇篮曲
民歌欣赏25:五哥放羊
民歌欣赏26:绣荷包
民歌欣赏27:对花
民歌欣赏28:孟姜女
民歌欣赏29:回娘家
民歌欣赏30:绣荷包
民歌欣赏31:茉莉花
民歌欣赏32:道拉基
民歌欣赏33:赶牲灵
民歌欣赏34:兰花花
民歌欣赏35:牧歌
民歌欣赏36:小白菜
民歌欣赏37:沂蒙山好风光
民歌欣赏38:康定情歌
民歌欣赏39:太阳出来喜洋洋
民歌欣赏40:槐花几时开
民歌欣赏41:清江河
民歌欣赏42:草原情歌
民歌欣赏43:玛依拉
民歌欣赏44:送我一支玫瑰花
第四节 艺术歌曲欣赏
艺术歌曲欣赏1:教我如何不想
艺术歌曲欣赏2:我住长江头
艺术歌曲欣赏3:大江东去
艺术歌曲欣赏4:问
艺术歌曲欣赏5:玫瑰三愿
艺术歌曲欣赏6:红豆词
艺术歌曲欣赏7:长城谣
艺术歌曲欣赏8:松花江上
艺术歌曲欣赏9:嘉陵江上
艺术歌曲欣赏10:延安颂
艺术歌曲欣赏11:思乡曲
艺术歌曲欣赏12: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艺术歌曲欣赏13:我爱你,中国
艺术歌曲欣赏14:祝酒歌
艺术歌曲欣赏15:在希望的田野上
艺术歌曲欣赏16:菩提树
艺术歌曲欣赏17:摇篮曲
艺术歌曲欣赏18:跳蚤之歌
艺术歌曲欣赏19:今夜无人入睡
艺术歌曲欣赏20:鳟鱼
艺术歌曲欣赏21:重归苏莲托
艺术歌曲欣赏22:小夜曲
艺术歌曲欣赏23:魔王
艺术歌曲欣赏24:我的太阳
第五节 通俗歌曲欣赏
一、通俗音乐
二、通俗音乐的体裁、类别
三、通俗音乐的题材内容
四、通俗音乐的音乐特征
五、通俗音乐唱法
六、通俗音乐的风格
通俗歌曲欣赏1:天涯歌女
通俗歌曲欣赏2:小城故事
通俗歌曲欣赏3:月亮代表我的心
通俗歌曲欣赏4:黄土高坡
通俗歌曲欣赏5:思念
通俗歌曲欣赏6:军港之夜
通俗歌曲欣赏7:橄榄树
通俗歌曲欣赏8:龙的传人
通俗歌曲欣赏9:我的中国心
第六节 合唱欣赏
一、大合唱
二、无伴奏合唱
三、套曲
四、清唱剧
五、康塔塔
合唱欣赏1:黄河大合唱
合唱欣赏2: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
合唱欣赏3:春天来临——(清唱剧《四季》选曲)
合唱欣赏4:哈利路亚
第七节 歌剧欣赏
一、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
二、歌剧中重要的声乐样式
三、歌剧的体裁样式
四、中国新歌剧的发展
歌剧欣赏1:白毛女
歌剧欣赏2:江姐
歌剧欣赏3:洪湖赤卫队
歌剧欣赏4:刘胡兰
歌剧欣赏5:小二黑结婚
歌剧欣赏6:伤逝
歌剧欣赏7:图兰朵
歌剧欣赏8:唐·璜
歌剧欣赏9:塞维尔的理发师
歌剧欣赏10:弄臣
歌剧欣赏11:茶花女
歌剧欣赏12:卡门
第一节 概述
一、各类器乐作品的题材及其特征概述
二、中国民族器乐
第二节 独奏作品
独奏欣赏1:梅花三弄
独奏欣赏2:十面埋伏
独奏欣赏3:百鸟朝凤
独奏欣赏4:二泉映月
独奏欣赏5:豫北叙事曲
独奏欣赏6:姑苏行
独奏欣赏7:思乡曲
独奏欣赏8:吉卜赛之歌
独奏欣赏9:牧童短笛
独奏欣赏10:月光奏鸣曲
独奏欣赏11:热情奏鸣曲
独奏欣赏12:C小调革命练习曲
独奏欣赏13: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
独奏欣赏14:月光
第三节 中国管弦乐欣赏
一、中国民族乐队
二、协奏曲
管弦乐欣赏1:春江花月夜
管弦乐欣赏2:金蛇狂舞
管弦乐欣赏3:瑶族舞曲
管弦乐欣赏4: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四节 室内乐欣赏
室内乐欣赏1:如歌的行板
室内乐欣赏2:G大调弦乐小夜曲
室内乐欣赏3:鳟鱼钢琴五重奏
室内乐欣赏4:小夜曲
第五节 协奏曲欣赏
一、协奏曲概述
二、协奏曲的变种
协奏曲欣赏1:梁山伯与祝英台
协奏曲欣赏2:长城随想
协奏曲欣赏3:草原小姐妹
协奏曲欣赏4:第一钢琴协奏曲
协奏曲欣赏5: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协奏曲欣赏6: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
第六节 组曲欣赏
一、组曲概述
二、早期组曲
三、古典组曲
四、现代组曲
五、中国的近现代组曲
组曲欣赏1:图画展览会
组曲欣赏2:动物狂欢节
第七节 舞曲和进行曲欣赏
一、舞曲和进行曲
二、外国著名器乐曲中的舞曲的主要体裁
舞曲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
进行曲欣赏1:军队进行曲
进行曲欣赏2:婚礼进行曲
进行曲欣赏3:土耳其进行曲
第八节 序曲欣赏
序曲欣赏1:春节序曲
序曲欣赏2:罗马狂欢节序曲
序曲欣赏3:1812年序曲
第九节 交响音画和童话欣赏
交响音画欣赏:在中亚西亚草原
交响童话欣赏:彼得与狼
第十节 交响诗欣赏
交响诗欣赏1:沃尔塔瓦河
交响诗欣赏2:嘎达梅林
第十一节 交响乐欣赏
一、古典音乐
二、浪漫主义音乐
三、民族乐派
四、强力集团
五、标题音乐
六、复调音乐
七、主调音乐
八、歌剧音乐
交响乐欣赏1:第五交响曲(“命运”)
交响乐欣赏2:第九交响曲
交响乐欣赏3:新世界
第十二节 其他器乐体裁作品欣赏
其他体裁器乐欣赏1:船歌
其他体裁器乐欣赏2:春之歌
其他体裁器乐欣赏3:G大调浪漫曲
其他体裁器乐欣赏4:g小调第叙事曲
其他体裁器乐欣赏5: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其他体裁器乐欣赏6:意大利随想曲
其他体裁器乐欣赏7: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
第一节 概述
一、戏曲音乐
二、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三、戏曲音乐的构成
四、戏曲音乐的板式与角色行当
五、曲艺音乐
六、曲艺音乐的发展和曲种分类
七、曲艺音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戏曲欣赏
一、京剧
二、豫剧
三、越剧
四、黄梅戏
第三节 曲艺欣赏
一、北方曲种
二、南方曲种
参考文献
【序言】:
音乐欣赏是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和吸收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从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入手,着重更新观念,立足改革,力求正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努力使本书更加适用于课堂教学。
本书分为绪论、声乐作品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中国戏曲曲艺欣赏四部分。每一部分内容或以时代划分,或以体裁归类,介绍的都是中外各个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的经典之作。针对教学的特点,由浅入深、由小至大、由简到繁。考虑到内容应该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在欣赏的顺序上先从中国的作品入手,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懂。
本书选择了大量的作品,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有些经典的剧目或曲目用不同的体裁形式来介绍,目的是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来把握作品的内涵。因此,它不仅适合公共选修课的非专业学生学习,同时也适合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建议课程开设1年,72学时。
【书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欣赏与其他文艺欣赏基本上是相通的,但由于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带有自己的特点。通常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1)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作为欣赏的客观对象的音乐本体。
(2)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作为欣赏主体的听众在欣赏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及其个性差异。
由于这两方面的问题涉及音乐学的许多方面,如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对音乐欣赏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近年来,关于音乐欣赏有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趋势。
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实际上是通过熟悉、掌握音乐艺术的过程而取得的,通常包括对音乐语言、音乐形式、音乐结构、音乐逻辑的把握等,即对音乐表现手段、手法的理解,进而对音乐体裁、样式与风格的了解等。由于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在西方,尤其是否认音乐有内容的一些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欣赏只限于研究形式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否认音乐的社会内容,甚至否认音乐能表现感情。马克思的艺术观念是:音乐的内容是作曲家对现实的具体反映,带有其主观的情感色彩及特定内涵,它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只是由于音乐难以直接用具体形象来反映,因而带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在欣赏音乐时,除欣赏其形式美以外,还有必要结合各种非音乐的因素(例如时代背景、作曲家本人的情况等)来深入探讨其内容,以求正确掌握音乐的本质。近年来,西方有些音乐学家也在提倡音乐多层次论(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创作等方面的著作),可作参考。
就听众欣赏的过程来分析,大抵可理解为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由相互交织、难以分离的四种因素组成,即审美认知、审美创造、审美判断和审美享受,它们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形成一种主观能动的感知及认识活动。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