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张浩,赵易山,孔奕等合著;编者:孙从音,付妮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3-1
ISBN:9787810962919
版次:1
页数:376
字数: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本书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字化视唱练耳公共教学体系”项目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我国音乐理论教育家孙从音先生领衔,中央音乐学院(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室)教师共同完成的一本实用型教程。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字化视唱练耳公共教学体系'项目”成果教材。
《基础乐理教与学实用教程》共分为“教与学”两个部分。整部书中对基础乐理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分别由音、节奏、调、音程、和弦与音乐术语五部分组成,每部分内容集中,概念清晰,例题使用、学习与教学方法实用简洁,并呈现许多全新的观点与概念。
【目录】:
学
第一部 分 音
第一章 乐谱规范记法
第一节 简述记谱的种类
第二节 五线谱中的常用符号
第三节 常用谱表
第四节 习题
第二章 音符的时值 休止符的时值
第一节 音符的构成
第二节 音符的名称与时值
第三节 休止符
第四节 附点与延音线
第五节 习题
第三章 音高
第一节 音名与唱名
第二节 全音与半音
第三节 变音记号
第四节 等音
第五节 音的分组
第六节 习题
第四章 常用记谱规范
第一节 常用省略记号
第二节 演奏方法记号
第三节 习题
第五章 装饰音
第一节 倚音
第二节 波音
第三节 回音
第四节 颤音
第五节 习题
教
第一部 分 音
第一章 乐谱规范记法
第一节 简述记谱的种类
第二节 五线谱中的常用符号
第三节 谱表的种类
第二章 音符的时值 休止符的时值
第一节 音符的构成
第二节 音符的名称与时值
第三节 休止符
第四节 附点 复附点 延音线与延长记号
第三章 音高
第一节 音名 唱名与基本音级
第二节 全音与半音
第三节 变音记号 变化音级
第四节 等音
第五节 自然半音 变化半音 自然全音 变化全音
第六节 音的分组
第四章 常用记谱规范
第一节 常用省略记号
第二节 演奏方法记号
第五章 装饰音
第一节 倚音
第二节 波音
第三节 回音
第四节 颤音
第二部分 节 奏
第六章 拍子
第一节 拍子
第二节 单拍子
第三节 复拍子
第四节 混合拍子
第五节 变拍子
第六节 一拍子
第七节 散拍子
第八节 弱起小节
第九节 声乐曲和器乐曲的音符组合法
第十节 习题
第七章 节奏
第一节 节奏
第二节 连音符
第三节 切分音
第四节 习题
第三部 分调
第八章 大调 小调
第一节 调式
第二节 大调 自然大调
第三节 和声大调 曲调(旋律)大调
第四节 小调 自然小调
第五节 和声小调 曲调(旋律)小调
第六节 习题
第二部分 节 奏
第六章 拍子
第一节 拍子
第二节 单拍子
第三节 复拍子
第四节 混合拍子
第五节 变拍子
第六节 一拍子
第七节 散拍子
第八节 弱起小节
第九节 声乐曲和器乐曲的音符组合法
第七章 节奏
第一节 节奏
第二节 连音符
第三节 切分音
第三部 分 调
第八章 大调 小调
第一节 调式
第二节 稳定音 不稳定音
第三节 大调 自然大调 大调中各音级的名称、标记和特性
第四节 升种大调 降种大调 大调的等音调 大调的五度循环圈
第五节 和声大调 曲调(旋律)大调
第六节 小调 自然小调 小调中各音级的 特性
第七节 升种小调 降种小调 小调的等音调 小调的五度循环圈
第八节 和声小调 曲调(旋律)小调 大小调式的相互影响
第九节 同音列大小调
第十节 同主音大小调
第九章 中古调式
第一节 中古调式
第二节 习题
第十章 民族调式
第一节 五声音阶 五声调式
第二节 七声音阶 以五声为基础的七声调式
第三节 习题
第十一章 变音体系 半音阶 大小调确定法 移调
第一节 变音体系
第二节 半音阶
第三节 大小调确定法
第四节 移调
第五节 习题
第十二章 调性变换
习题
第十三章 曲调(旋律) 织体
第一节 曲调(旋律)
第二节 曲调(旋律)的动向
第三节 织体
第九章 中古调式
第一节 中古调式
第二节 中古调式在近现代作品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中古调式的表现功能
第四节 中古调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第十章 民族调式
第一节 宫调
第二节 律 十二律 均
第三节 五声音阶 五声调式
第四节 七声音阶 以五声为基础的七声调式
第五节 同宫三阶 异宫三阶
第六节 之调式 为调式
第七节 非五声基础的七声调式
第八节 民族调式的表现功能
第九节 我国传统音阶名称
第十一章 变音体系 半音阶
大小调确定法 移调
第一节 变音体系
第二节 半音阶
第三节 大小调确定法
第四节 移调
第十二章 调性变换
第一节 调性变换 旋宫转调
第二节 旋宫图
第三节 紧慢转调法
第四节 借字转调法
第五节 专业常用的调性变换法
第十三章 曲调(旋律) 织体
第一节 曲调(旋律)
第二节 曲调(旋律)的动向
第三节 曲调(旋律)的划分
第四节 曲调(旋律)的结构
第五节 织体
第六节 中国民族曲调(旋律)风格形成的基因——三音组
第七节 曲调(旋律)的表现功能
第八节 织体的表现功能
第九节 音乐要素的综合应用
第四部分 音程 和弦
第十四章 音程
第一节 音程 曲调(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
第二节 音程的度数和音数
第三节 自然音程
第四节 变化音程
第五节 单音程 复音程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第七节 不稳定音程及其解决
第八节 等音程
第九节 习题
第十五章 和 弦
第一节 和弦 三和弦及转位
第二节 大小调的正三和弦
第三节 大小调的副三和弦
第四节 七和弦
第五节 属七和弦及解决
第六节 导七和弦及解决
第七节 SⅡ7和弦、DD7和弦及连接
第八节 终止四六和弦
第九节 大小调和弦的功能标记
第十节 等和弦
第十一节 习题
第五部分 音乐术语
第十六章 力度术语
第一节 力度术语
第二节 力度变化术语
第十七章 速度术语
第一节 速度术语
第二节 速度变化术语
第三节 术语中的修饰词
第十八章 表情术语
第四部分 音程 和弦
第十四章 音程
第一节 音程 曲调(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
第二节 音程的度数和音数
第三节 自然音程
第四节 变化音程
第五节 怎样识别音程和构成音程
第六节 协和音程 不协和音程
第七节 单音程 复音程
第八节 音程的转位
第九节 不稳定音程及解决
第十节 等音程
第十一节 音程的表现功能
第十五章 和 弦
第一节 和弦 三和弦及转位
第二节 大小调的正三和弦
第三节 大小调的副三和弦
第四节 七和弦
第五节 属七和弦及解决
第六节 导七和弦及解决
第七节 SⅡ,和弦、DDT和弦及连接
第八节 终止四六和弦
第九节 大小调和弦的功能标记
第十节 等和弦
第十一节 和弦的表现功能
第五部分 音乐术语
第十六章 力度术语
第一节 力度术语
第二节 力度变化术语
第十七章 速度术语
第一节 速度术语
算二节 速度变化术语
第三节 术语中的修饰词
第十八章 表情术语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