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与实训教程
 
   
查看大图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与实训教程

本教材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基础课《播音创作基础》的实用教材。它由理论阐述、实训例稿、创作提示和回课记录几个环节组成,打破了过去理论与实训分开的编辑方法,从播音学习者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出发,将理论和实践融合阐述,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配有录音作业的提示以及留白,方便老师点评时学生做简单记录,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实用教材。 本书风格样式新颖,理论阐述全面深透又通俗易懂,例稿部分既有传统稿件又配有与当今媒体风格贴近的新鲜稿件,使同学们在训练时可保持新鲜感,增加播讲愿望,又能锻炼话筒前

  • 商品编号:SJ1499
  • 商品重量:1000.000 克(g)
  • 货  号:SJ1499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40
  • 作者: 施玲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8079235
  • 出版时间: 2010-9-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445000
  • 页数: 391
  • 开本: 10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42.00
  • 销售价: ¥40.00
  • 节省: ¥2.00
  • 已经有377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00)
app hook
【基本信息】:
系列:开拓书系·广播电视
作者:施玲 编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1
ISBN:9787308079235
版次:1
页数:391
字数:445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本教材适用于播音主持专业的日常教学,也适于有兴趣选修播音主持艺术的爱好者自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基础课《播音创作基础》的实用教材。它由理论阐述、实训例稿、创作提示和回课记录几个环节组成,打 破了过去理论与实训分开的编辑方法,从播音学习者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出发,将理论和实践融合阐述,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配有录音作业的提示以及留 白,方便老师点评时学生做简单记录,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实用教材。
  本书风格样式新颖,理论阐述全面深透又通俗易懂,例稿部分既有传统稿件又配有与当今媒体风格贴近的新鲜稿件,使同学们在训练时可保持新鲜感,增加播讲愿望,又能锻炼话筒前实战能力。

【作者简介】:
   施玲,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任播音员。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供职于安徽马鞍山 广播电视局,从事电台播音、主持工作,兼做导演及节目监制。 自2002年至今,任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主要讲授“播音创作基础”、“普通话语音”、“影视配音艺术”以及“对外汉语”等课 程。曾出版专著《影视配音艺术》,主持教学及科研项目若干,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曾担任过近百部专题片、宣传片、广告作品以及电视剧的配音工作,创作主持的新闻和专题类广播节目获国家和省级播音与主持作品奖,导演的广播剧作品获中国广 播剧奖。

【目录】:
第一章 播音准备工作1
第一节 正确认识播音创作活动1
第二节 播音语言的特点14
第三节 准备稿件的方法18
第四节 备稿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36

第二章 情景再现57
第一节 感知觉与播音创作57
第二节 感受的理解与运用60
第三节 情景再现65
第四节 情景再现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72

第三章 内在语86
第一节 想象的特点与运用86
第二节 内在语的含义与作用92
第三节 内在语的分类与优化98
第四节 内在语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111

第四章 对象感t29
第一节 传者与受者的关系129
第二节 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133
第三节 对象感及其获得途径139
第四节 对象感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142

第五章 停连163
第一节 停连的概念163
第二节 停连的分类165
第三节 常见的停连处理方式170
第四节 停连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174

第六章 重音188
第一节 重音的概念188
第二节 重音的位置190
第三节 重音的表达方法195
第四节 重音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198

第七章 语气219
第一节 语气的感情色彩与分量219
第二节 语气的声音形式227
第三节 克服“固定腔调”231
第四节 语气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235

第八章 节奏261
第一节 节奏的概念261
第二节 节奏的作用和成因268
第三节 节奏的类型和运用270
第四节 节奏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282

第九章 话筒前状态302
第一节 正确的话筒前状态302
第二节 话筒前状态的调整305
第三节 播音员的心理素质与专业品质308
第四节 话筒前状态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312

第十章 播音员的素质、修养和播音风格353
第一节 播音风格的形成353
第二节 播音员的自我修养355
第三节 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技巧的建议(代结语)357
第四节 完整播音作品的实训安排与测试363
参考文献390
后记391

【后记】: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与实训教程》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和整理,终于即将面世。下面将本书的成因、编辑的手法与过程以及希望达到的目的跟读者略作介绍。
本 人自2002年加入了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实践的行列,2003年开始涉足《播音创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门课程通常使用的教材是 北京广播学院的《实用播音教程》的第二册,这本书主要内容是例稿,创作基础理论部分涉及不多。于是从2004年开始我在教学中又为学生配备参考书——张颂 教授的《播音创作基础》。在备课过程中,本人萌生了新编一本教材,将语言表达的理论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部分融合起来,方便学生打好基础,深入理 解。另外实训例稿在编选过程中也本着保留原本精华的有特色的例稿,新增时代气息较强的一些稿子,让学生接触与当下媒体播出风格贴近的作品,这样既增加学生 的新鲜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实战能力。于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本书的编写工作着手展开了。
编写教材是一项细致辛苦的工作,有大量的文本写作和 整理的繁琐事务要做。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学校和学院的领导给予的大力的支持,本院信息与传播学研究所所长、校重点学科——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张雷教授为本 书的编写做了指导工作。播音系的部分学生热心地加入了资料整理工作,他们有05播音的孙曼曼同学(现就职于西湖之声电台),2007播音的张澍同学、项楠 同学,2008播音的赵冉、胡晓、孙涵、郭升阳、王巧、曹珊珊、姜赛乔、程思涵等同学,2009播音的邹丹、张旭东、艾子豪、裘成、刘苑竹等同学(没能一 一列出名字)。在这里,我要谢谢这些同事、朋友和亲爱的同学们,是你们的言语鼓励和行为帮助促成了本书的诞生,谢谢你们!最后,我要谢谢本书编辑李苗苗女 士,在她的热情鼓励、细心指导之下,我顺利完成了两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向她学到了很多。
大部分例稿都标明了作者和出处,尚有小部分例稿没能及时标明作者和出处,恳请作者原谅。另外,因本人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当之处,望广大专家和读者不吝批评,赐教。

【书摘】:
  1.审美体验——播音感受对心理场的超越
播 音创作主体“心理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感受的终结,因为艺术感觉的进程总是以它自身不断建构起来的载体走向审美自由度。尽管播音员在“心理场”知觉层次 超越了物理时间和空间,使文字所反映的外在世界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化“破译”,并以此建构了相对稳定的心理知觉模型。对于“知觉点”的导向选择又使得播音 员再一次获得建构审美知觉模型的内驱力,使播音感受进入了审美层次。而播音感受只有完成从“物理场”感觉到“心理场”知觉再进入“审美场”知觉的进程,才 算达成了它的全部系统性。
播音感受的审美场,体现为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和文字语言刺激的主动应激和对稿件、话题和节目内容的深层感悟。这时的感受 已带有审美的性质,升华成一种审美的体验。“审美体验是人类各种体验形式的最高层次,它表达了全部人类经验形式的终极经验。所有的人类艺术,都只能诞生于 审美体验之中。”④对于播音员来说,审美体验意味着他对自身局限和生活表象(稿件文字反映的)的不断超越。播音员在审美体验活动中,绝不是被动地接受稿件 文字,而是带着某种强烈的主动意识,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进行体验,从而将稿件反映的现实客体及其价值主体化、人格化、情感化。与感觉相比,体验具有更大 的主动性。因此,播音创作活动中的感受,也绝不仅仅是创作主体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并简单地反映这种刺激的活动。而当播音员以审美体验的态度来展开他的艺术 感觉,那么,这种感受活动就被赋予播音员的主观能动性,而这种在审美体验中所产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使得播音员的感受活动呈现出一种主动性。这种主动性驱 使播音员在接受客观现实和稿件文字刺激形成具体感受的基础上又主动地感受客观现实和稿件内容的意、理、情、趣、蕴。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