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复调的产生
 
   
查看大图

复调的产生

复调为什么会独一无二地在欧洲产生了不同的后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诱惑人的问题。许多接触过西方音乐的人,即使不从事专业性研究工作,也会经常无意识地在心底深处发问:为什么西方音乐呈现出这样的独特外貌和发展轨迹?关于这个问题,西方学者反倒似乎并不太在意进行过于急迫地追问,这样的话题在西方并没有得到过广泛深入的讨论。

  • 商品编号:SJ1864
  • 商品重量:350.000 克(g)
  • 货  号:SJ1864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20
  • 作者: 姚亚平 著
  • 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 9787810963398
  • 出版时间: 2009-11-1
  • 版次: 第1版
  • 页数: 203
  • 开本: 18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20.00
  • 销售价: ¥20.00
  • 已经有203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00)
app hook

【基本信息】:

作者:姚亚平 著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ISBN:9787810963398

版次:1

页数:203

开本:32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本书首先涉及对复调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以及笔者本人对此的一些看法。而后紧紧抓住“Troping”与复调产生关系的传统认识,充分肯定、强调和利用了传统的这一非常有价值的思想,把“Troping”作为复调产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来讨论。第三章主旨是要讨论“Troping”这种现象的文化渊源。最后是笔者自感最有意思并具有原创性的部分。


【内容简介】:

  复调为什么会独一无二地在欧洲产生了不同的后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诱惑人的问题。许多接触过西方音乐的人,即使不从事专业性研究工作,也会经常无意识地在心底深处发问:为什么西方音乐呈现出这样的独特外貌和发展轨迹?关于这个问题,西方学者反倒似乎并不太在意进行过于急迫地追问,这样的话题在西方并没有得到过广泛深入的讨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

第一节 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

一、古代的认识

二、20世纪上半叶历史学家的观点

三、20世纪上半叶民族音乐学的观点

四、20世纪下半叶的最新动态

第二节 相关问题的评论

一、为什么要讨论这一问题

二、复调的界定

三、进一步的分辨

四、继续与威尔夫讨论


第二章 “附加”与复调的产生

第一节 附加与复调

一、复调与多声音乐

二、关于“Trope”

三、“Trope”与复调

第二节 “附加”分析

一、附加的本质

二、附加与自由意志

三、附加与权力


第三章 欧洲文化精神的兴起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第一节 10世纪前后欧洲的文化背景

一、西方文明与地理转移

二、西欧的崛起

第二节 欧洲的新观念

一、西欧的基督教思想

二、二元论的政治框架

三、西欧的社会心理

四、对“冲突”的进一步解释

第三节 新的文化环境中的音乐发展

一、格里高利圣咏在北方的传播

二“附加”与欧洲文化精神


第四章 权力的话语:欧洲早期复调语言机制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引言:“权力”、“话语”、“知识”

第二节 横向维度分析

一、横向声部中的权力关系及其转移

二、个案研究——“Tenor”:权力的落败

第三节 纵向维度分析

一、纵向维度演化的一般趋势

二、纵向维度观念演变中的权力转换

三“协和”概念的本质含义

四、实证分析

五、个案研究——四度:权力角逐的失意者

附文:

修辞:音乐突围的谋略——欧洲音乐的艺术化倾向如何从

教堂礼拜中产生的观察与分析

引言

一、基督教教会对待音乐的态度

二、“词”与“乐”冲突

三、修辞之修辞

四、从克劳苏拉到经文歌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序言】:

  复调为什么会独一无二地在欧洲产生了不同的后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诱惑人的问题。许多接触过西方音乐的人,即使不从事专业性研究工作,也会经常无意识地在心底深处发问:为什么西方音乐呈现出这样的独特外貌和发展轨迹?关于这个问题,西方学者反倒似乎并不太在意进行过于急迫地追问,这样的话题在西方并没有得到过广泛深入的讨论。2002年,我的同事余志刚先生在美国曾带着这个问题专门请教过欧洲早期复调研究专家、美国音乐史学家莎拉·福勒(SarahFuller)。福勒的回答语焉不详,她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也许同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相关,也可能与西方基督教教会音乐家发明的一套比较精确的记谱体系有联系。显然,这样泛泛而论的回答很难使人满足,不过我也完全明白,西方学者并没有把这样的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

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国内对欧洲早期音乐的研究兴趣一直持续不断。就笔者很有限的了解,有杨勇的硕士论文<固定旋律在复调音乐发展中的作用》(1985)、姚亚平的硕士论文《西方早期多声部音乐的建构》(1991)、龚晓婷的硕士论文《西方早期复调技法研究》(1995)、戴定澄的博士论文《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1998)、陶辛的博士论文(西方音乐前调性时期音高组织思维研究》(2002)、王新华的博士论文《从调式到调性——16、17世纪西方音乐音高组织体系之演变》等,然而本研究与上述从音乐形态上研究欧洲早期复调具有很大的差别。

【书摘】:

  一、附加的本质附加的本质要到基督教文化的本性中去了解,这种文化的本性中充满着内在变化的强大趋力。这里说的“变化”不是随着时间流逝不可避免的变异,而是理性主动追求的演化,它从自身内在的不协调中获取动力,由对立和冲突推进。对于西方9-12世纪的音乐发展来说,附加正是体现出这种内在的“不协调”,它是变化的酵母,也是驱动历史发展的策源地。

附加为音乐的形式构成带来一种二元分离的结果,音乐构成由两个最基本的要件支撑。这种观念是划时代的,它奠定了日后理性时代音乐形式构成的一个重要原则。

从具体的音乐实例中已经了解,附加的存在必须具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存在一个始基或基础,一个先在的权威——核心礼仪的圣咏,圣咏的权威性必须得到遵从,它不得被随意修改、歪曲,它必须保持一个不被触犯和变动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保留着它的尊严和主导地位。正是依靠于这样一个基础和前提,附加以此而展开。上面情况意味着,音乐形式的构成分离出两种要素:被装饰的与装饰的;本源的与派生的。这一对二元关系在地位上完全不对等:前者是主导的、处在中心、具有支配地位;而后者是次要的、边缘的、处于从属和归顺地位。可以看到,附加为材料的使用划出了一道界限,这个界限不容许随便逾越。9世纪以来教堂礼拜音乐中出现的附加现象很明显的具有这种特征。在《新牛津音乐史》(第一版)中,汉德欣(J.Handschin)对附加段这样描述:“插入的材料与正式的礼拜材料是区别开来的。‘附加’的地位在礼拜仪式中的地位被清晰地规定。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