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大胆歌唱(附光盘1张)
 
   
查看大图

大胆歌唱(附光盘1张)

《大胆歌唱》论述真实独到的发声观点,打破陈旧的声乐教育理念,修正了在声乐教育中一些误区。《大胆歌唱》用简单易懂的生活案例,从人体的自然反应去开启发声的源头,使想要学习声乐的朋友和正在学习声乐的朋友对发声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帮助大家理解发声歌唱中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内容分四个主要部分:发声观点、训练方法、李泽坚37年音乐生平回顾,以及李泽坚歌汇10首。

  • 商品编号:SJ2772
  • 商品重量:350.000 克(g)
  • 货  号:SJ2772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25
  • 作者: 李泽坚 著
  •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 9787554803240
  • 出版时间: 2013-6-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100000
  • 页数: 122
  • 开本: 24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26.00
  • 销售价: ¥25.00
  • 节省: ¥1.00
  • 已经有185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00)
app hook

 

【基本信息】:

作者:李泽坚 著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4803240

出版时间:2013-6-1

版次:1

页数:122

字数:100000

开本:24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执着自己所喜爱的事业,必定会有丰厚的收获,虽然历经沧桑,也是人生之快事。《大胆歌唱》作者李泽坚——一个充满感情的真诚歌者,就是这样的一位不懈努力的前行者。李先生希望把从学生到教师到音乐人的所有发声感悟分享给喜欢歌唱的读者,并通过这本书,能带给广大读者力所能及的帮助。

  《大胆歌唱》是李泽坚的处女作,他在本书中娓娓道来真实独到的发声观点,打破了陈旧的声乐教育理念,修正了在声乐教育中一些误区。他用简单易懂的生活案例,从人体的自然反应去开启发声的源头,使想要学习声乐的朋友和正在学习声乐的朋友对发声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帮助大家理解发声歌唱中的方法和技巧。他在书后附赠了一张光盘,刻录的是他的歌唱作品16首。

  李先生一路走来的传奇故事是难能可贵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多年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成果整理了出来,是为了歌唱爱好者和并不怎么喜欢歌唱的人。他希望广大读者通过歌唱而快乐人生、幸福人生。

  李先生这个人值得读者去用心了解,李先生精心创作的《大胆歌唱》值得读者去认真阅读,李先生的歌唱值得读者去细心聆听与品味。

  李先生在前言里讲到:“唱歌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大胆的开始。大胆了,开始了,热爱了,你就会成为一个歌者。”

  唱歌如此,唱歌之外事亦如此。《大胆歌唱》你可以喜欢!


【内容简介】:

  《大胆歌唱》论述真实独到的发声观点,打破陈旧的声乐教育理念,修正了在声乐教育中一些误区。《大胆歌唱》用简单易懂的生活案例,从人体的自然反应去开启发声的源头,使想要学习声乐的朋友和正在学习声乐的朋友对发声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帮助大家理解发声歌唱中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内容分四个主要部分:发声观点、训练方法、李泽坚37年音乐生平回顾,以及李泽坚歌汇10首。


【目录】:

引子/1

一、不得不说的观点

人是最好的乐器/35

一生中属于你的四个声音/36

歌唱是一秒钟的艺术/38

严师未必出高徒/39

别把歌唱说得很复杂/41

歌唱就是说话/43

唱歌不是狗喘气/44

发高音并不难/45

歌唱要有“主动性”/49

发声与唱法/50

拒绝假声/52

二、不得不不说的答案

你能唱歌吗/55

什么是发声/56

你的声音没有个性吗/57

孩子早点练习发声对不对/59

唱歌的人不能吃辣椒吗/60

如何保护你的嗓子/62

舞蹈演员唱不好歌吗/64

为什么唱歌用不上力/65

为什么唱歌底气不足/67

哼鸣有多重要/69

什么是打开/70

为什么要练声/72

如何扩展你的音域/74

三、不得不说的理论

好声音的共性/77

发声姿势/78

呼吸与发声/80

气息的控制与保持/81

呼吸的方法及方式/83

发声中的呼吸/84

发声中的对抗/85

哼鸣练习/87

哼鸣练习需要注意的环节/90

打开与练声/91

学会用腰去歌唱/93

共鸣的作用/95

声音的反射点与位置/96

咬字与吐字/98

感情与歌唱/100

歌唱心理/102

打造你的声音魅力/103

四、泽坚歌汇(10首)

爱情刀斧手/108

回不去从前/109

上班上班/110

妹妹的酒/111

平安最好/112

留不住你的温柔/114

上瘾的毒药/116

冰冷的绝对/118

你把什么都带走/120

爱流沙/121

附赠 李泽坚原创音乐作晶CD(18首)


【书摘】:

第一章: 李泽坚歌唱观点

第一节:  人是最好的乐器

一切的声音都是音乐,一切的物质也都可以成为乐器。有人说空气不是,错,风就是空气的动态形式。所以风也是乐器。有人说钢琴是乐器之王,我说,人才是乐器之王。

什么是乐器?表现音乐的工具就是乐器。什么是好乐器?可以把音乐表现得好的乐器就是好乐器。所以人就是最好的乐器。自如、灵动、充满感情。

     上天把快乐给了每一个人,也把悲伤埋进每个人心里。每个人都有释放自己的方式和通道,而音乐就是方式和通道之一。人是最神奇的乐器,可以执行演奏,可以完成超越一般乐器的技巧。人创造了音乐,或者说发现了音乐,人也在接受音乐和理解音乐。

      人作为一种乐器,我得承认有质地之分,但是我说过。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把握自己的特点,相信自己,磨练自己,终究会成就自己的独一无二。成为这个世界上属于你自己风格的乐器。

第二节:  一生中属于你的四个声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但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声音。对于没有学习发声的人来说,伴随我们一生的声音往往不是我们最好的声音。其实一生中我们有四个声音。它在我们不同的成长阶段对我们意义也有所不同。

    第一个声音是妈妈给的声音,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出的第一声哭泣。有人叫奶音,其实就是稚嫩的声音。这个声音在我们没有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时候,来发出我们的意愿,饿了、渴了、乐了、怒了。。。。。。都用这个声音来唤起身边人的注意,从而得到回应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生中我们应该感谢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奶声。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要长大的。我们都会经历生理上的变声期。在变声期里我们常常会受到声音的困扰,似乎我们的发音器官在这个阶段变得很脆弱。这个阶段应该爱惜自己的嗓子。不要多吃刺激性的食物,注意合理的睡眠,最大的忌讳是大声的嘶喊用声过度。在经历这次自然的声音蜕变之后,我们将拥有了属于我们的第二个声音。由于性别的不同,我们在变声期过后,声音的变化也有所不同。对于一般人来说,第二个声音大多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声音了。我们在日常的说话,甚至包括唱歌,用的都是这个声音。

   第三个声音是我们在学习发声时的声音。在学习和练习发声的时间里,我们的声音会有暂时的变化,这个声音其实是一个过渡声音。我们对第二个声音依赖了太久,它仿佛是我们的一个家,当我们遇见不开心不顺利的时候,往往会想到回到她那里去。

   等我们完全掌握了发声的方法和技巧之后。我们似乎又回到了所谓的自然状态,其实我们的声音已经在改变,就像我们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这就是我们第四个声音。这个声音将伴随我们一生的歌唱。

   这四个声音都是属于我们原本应该拥有的,而很多人一生只拥有过两个声音,我不能说这算遗憾,至少我们可以尝试去探索一下那两个声音,其实属于自己最美的声音,就是我们一生中第四个声音。

第三节:  歌唱是一秒钟的艺术

在发声学习中,我们常常说要找感觉。这所谓的感觉相当于“开悟”。正确的发声感觉,无论是练习的过程有多久,初次的正确感觉往往在瞬间会触碰到,哪怕是短暂的一秒钟也非常的珍贵。正确的东西越少越需要珍惜,错误的东西再多也不值得留恋。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有个开始,在发声练习中第一次的正确发声状态,也许就是在一秒钟里我们就有所体会。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与歌唱发声相关联的行为,只是我们没有在意,或者说不知道这个感觉就是歌唱的感觉。比如生活里我们底气十足而开怀大笑。一连串的“哈哈哈”笑声,这个由一秒钟组合起来的动作其实就是正确发声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再例如我们在生活中气沉丹田用力的大喊一声“嗨”(hai)。从气息到打开,从对抗到发声都在不被察觉的一秒钟里神奇的完成。

   有了这珍贵神奇的一秒钟,我们要做的是抓住这一秒钟的感觉,不断的重复这个一秒钟,去巩固这个瞬间正确发声的感觉,接着要做的仅是延长这一秒钟的感觉,扩大这一秒钟对我们的提示。在不同的音高,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奏里去适应这一秒钟带给我们的感觉。所以我说过,歌唱并不难,只要你热爱歌唱,大胆去尝试,用心来体会,勤奋的去练习,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歌者。


第四节:  严师未必出高徒

在声乐教学里,老师的姿态很重要。和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在一起学习交流,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至少这个时段彼此算是伙伴和知音。对于一个向你求教的学生来说,他最需要的老师就是:不是老师,而是一个可以和他一起探讨的朋友。

   学习发声不是练武功翻跟头,就算硬来迟早也会折腾成功。不仅是发声,其实每一个学习的门类都应该在放松的心情里开始,在激情澎湃的情绪里探索与进行,最后才是应用自如的发挥。所以一个老师总是一味的摆出老师的样子,学生通常是有畏惧心理的。说到这我不禁有些感慨。回忆我自己过去在老师面前从来都像个小孩子,包括今天我见到曾经学校里的老师,就算没有教过我,我依然还是不由的矜持。而今天还有多少学生对老师有敬畏的心情呢。所以遇见那个不和老师故意针锋相对的学生,更应该倍加珍惜了。遇见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也是做老师的缘分与福气。虽然我仅是一个音乐人,我也一样坚持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老师是思想的源头,老师废了,学生多数也废了,于是国家废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老师,这是一份责任。也应该把其他的人也看成老师,这是告诫自己要谦和。

      教别人学习发声,首先要制造一个轻松的心理环境。给出一个正确的示范。最关键的还不是示范的多好,而是具备绝对的分辨力。知道学生哪个地方对,哪个地方错,那个地方好,那个地方差,为什么对了,为什么错了,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声乐学习不是一个人在教,另一个人在学,而是一边教,一边和他一起学!示范对的,也要示范错的,示范他错的,还要示范除他之外别人错的。我曾经和我朋友兼学生比喻过,我在给别人上课时要求自己变成孙悟空,要飞到他的身体内去感受他的感受。真的要很专心,与眼前你教的这个人灵魂对接。那一刻你放佛和你的学生是同一个人,你可以感应到他的内心活动,也可以体会他在发声时候的身体感受。你解决了你感受到的问题,也就找到了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每一位有过学习经验的朋友都有这个体会。我有,次次有。

第五节:别把歌唱说得很复杂

歌唱也就是唱歌,从小到大几乎每一个地球人都有过唱歌的经历。很多院校的声乐老师,包括一些教材都把唱歌说的很复杂。对发声时身体相关的每个环节也描述得很复杂,还有的教材上甚至要做一些生理上的剖析。我不能说这有什么错,但是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方法。

   关于声乐教学,我一直尊重声音原理,人类的发声原理。帮助学生搞清楚发声的原理,告诉学生在发声时的感觉,教会学生正确判断别人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把生活中那些与发声有着关联的、条件反射类的行为拿来分析。引导学生去体会在生活中早已出现过的发声感觉,整理出那些与发声相关的例子,找到与发声互通的共性。发声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整理,找规律,守规矩,从陌生走到熟悉到欢喜。从巩固走到运用自如。歌唱近在咫尺!

   我们一般人是很难做到把身体发音组织的每个细微变化都扑捉到的,唱歌的确是由几个环节的配合来完成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发声的完整性和协调性。我不赞同把发声组织过度分解的去讲解。其实不要那么复杂,引领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围绕以声音为核心去尝试,去感觉,去练习。声音对了,那些发音器官的支配自然就正确了,而有些教师太强调发音器官的生理动作,和支配发音器官的能力。这是不科学的!

   声音是怎么来的?是物体振动获得的。那么人声是怎么来的?是气息振动声带获得的,人声的音量怎么来的?是气息振动声带的幅度决定的,气息大,声音就大,气息小声音就小。人声是通过什么来美化的?通过调整共鸣来的。我们了解了人声是怎么来的以后,唱歌首先不再是个迷了。唱歌包含几个重要环节:气息冲击声带、喉头打开并调整共鸣、控制好口型、注意唇齿的咬字与吐字、合理的抒发感情。接下来是把各个环节搞清楚,掌握方法懂得技巧合理运用就成为一个会唱歌的人了。唱歌用的是气,传的是声,抒的是情。学习发声做到有心足够了,循序渐进自然水到渠成。


第六节:  歌唱就是说话

音乐是伟大的!代表不了学音乐的人, 懂音乐的人也一样伟大。

我认为唱歌就是人在表达情感时,按照一定的规矩通过嘴而发出的声音,仅此而已。 音乐就是说话,好音乐就是好好说话,说真诚的话!

  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他的也语言不会打动人。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也无法很好的歌唱。现在有很多人对明星盲目的崇拜,甚至模仿他们很多生活里的行为。的确,在学习的初期,很多人是要经历一个模仿的过程。但是模仿的应该是正确的歌唱感觉,而不是哪个歌星身上那些与歌唱无关的行为。

我见到很多的人,近年来不会“说话”了。在学校里受过很正规的语言训练,其实普通话是我们的基础语言学习。除了个别偏僻的地区也许还存在普通话普及的缺陷,而大多数的地区对于掌握普通话已经没有问题。原本可以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的人,在遭遇一些港台艺人的表演之后,居然在极短的时间里让自己变成了普通话的残疾!在病态的心理下学习口齿不清的说话,如何能把心思用在学习发声上来?又如何能做到字正腔圆的去歌唱一个作品?

  说话是为了表达自己,而歌唱是唯美深入的表达自己。说话时要求口齿清楚,唱歌时才能很好地咬字与吐字。所以我坚持我的观点:把心静下来,把说话学好,说好,才能学好发声,才能把歌唱好。

第七节:唱歌不是狗喘气

发声时的呼吸,有些人说像狗喘气,之所以这么形容,本意是好的,也是为了辅助说明唱歌时候呼吸的感觉。但是我不认同这种比喻。

    作为教习发声方法的老师,应该找一些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与发声相关的体会来给学生做参考。尽管这样都未必使每个人能有正确的体会。人,又怎么能知道狗真正的感受呢?狗喘气的说法我很早就听到,一直都很不认同这种说法,这里我没有故意要和谁的理论唱反调的意思。狗喘气最直接的伤害是对喉头和声带的损害。

    我讨厌形式,我们应该更注意实质问题。作为声乐文化传播者,我有义务表明我的看法。我们不能只把形式上的东西作为原理来看待,我强调作为老师应该很细心。狗喘气的方法作为人类是无法真正体会的,因为我们是人。但是从狗喘气的方式来看。反复的无控制的呼吸方式,最终就造成声带和气管充血。喉头发干。这种方法不是科学的。一个正确完美的气息控制是有节奏和次序的,正确的方法一定是人在特定的环境里自然的反应。正确了,终究会做到自然,而自然的就是科学的。

第八节:发高音并不难

说到高音,我们应该对高音有个正确的理解。高音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固定音高含义上的高音。一个是相对高音。在歌唱里的高音指的是我们自己音域里的高音。关于唱高音很多人曲解了高音的意义,走进了一个误区。要求自己一定要唱到哪个音组的哪个音才算高,才算好。其实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回到音乐的本身,音乐就是表达生活中我们的一些情绪,每个声音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魅力。声音的好坏不是以高低来衡量的,而是以声音的质量和感情的融入去表现的。一架钢琴或者一把小提琴,在它们的音域里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动人之处。对于人声而言,有的人天生的音域就很宽,有的人音域很窄。对于个人而言,自己音域里的高音部分只要具备了声音的张力,拥有一个饱满圆润的声音状态,一样是精彩的声音。如果你天生没有很宽的音域,你的人声音区从来就比别人低一些,不用纠结,你自己音域里的高音一样具备了高音明亮的特质。表现音乐的功能不会因为你唱不了绝对高音而失色。

 在流行音乐的表现里,强调更多的是个性。正确的利用自己的特点就是拥有优点,放弃自己的特点才是缺点。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声音,那么我们的音乐将变得枯燥而单一。我说过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前提是别忽略自己的特点,也就是利用自己的优点。那么对于自己的音域,我们总有自己的极限。在接近极限的界点我们如何去唱好高音呢?下面我和大家来分享一些关于唱高音的方法。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发高音,因为从来没有放开过自己的心情,没有真正的释放过自己的声音。唱高音一个最重要的心理是自信、不恐惧。因为在你紧张的情况下,一切的发声只能说仅是自己音域里的中高音,而不是高音。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解放自己的心情和声音。自信和大胆非常重要。

 我们在唱高音时对自信的建立,来自于平时练声的训练。有句话说有恃无恐,你平时的训练成绩从来就没有达到过的高度,那么在临场也往往无法正常的发挥,更谈不上超常发挥了。“高音恐惧”是很多练习发声的人一个通病。心情不够兴奋和放松。只要有自信,在歌唱中遇到自己平时练声可以达到的音高,是完全可以唱出来的。这种心理和跳远运动有些相似,我们在助跑中接近跳板的那一刻,眼睛看到前方自己可以逾越那个位置,相信自己一定能跳到那个位置,充满自信纵身一跃往往很容易就会跳出一个好成绩。唱歌和跳远跳高一样,不要害怕,不要犹豫。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唱出来,发高音就变得很轻松,至少可以达到自己音域里真实有效的音高。

 发声靠的是气息的支持,发高音对气息更是有要求。在唱高音时吸入的气息最多7成,甚至是6成才能唱好高音。不是吸入的气息越多就越能把高音唱好。吸入的气息过饱。使我们的身体及喉头僵住。气息逼声带。反而无法唱出高音,我们在吸气时要给呼气有一个缓冲的余地,保留一个运动的弹性范围。这个和跳高跳远时的助跑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调整好自己的气息,不犹豫,很自信,果断的去唱,我们就能获得我们想要的高音。

 在实际的唱歌中我们还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音高,在有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把高音唱上去,有的作品我们却唱不上去,或者很吃力。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是歌词里的声母和韵母不利于开口,也就是这个字的口型不利于把声音放出来,这往往会牵制我们唱高音。这个时候我们要更巧妙的去咬字吐字。尽可能的把声音表现在可以表现的字腹上去。甚至可以“转韵”去改变托住声音的那个发射点。也就是调整一下发声的位置。前提是注意运用得合理。不要把“韵”转到一个和歌词中毫不相干的音上面去。

 还一个方法是利用前倚音装饰音,我们在唱高音时如果音程关系跨度太大,太突然,这个时候对我们发高音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可以在那个准高音的前面,加一个比“高音”低的前倚音去过度这个高音。先唱这个前倚音,然后迅速的从这个前倚音滑向那个高音。比如我们唱“5”这个高音,可以在“5”音的前面加一个“3”音。我们先唱“3”然后迅速滑向“5”唱成“35- --”这样我们就缓解了这个高音的跳跃和突然性,从而实现了这个高音的演唱。就像生活里我们上台阶,遇到一个很高的台阶,可以先在这个台阶前面加垫一块砖头,然后踩着这个砖头迅速的爬上这个高台阶。这种方法是歌唱中解决高音演唱的一个实用的技巧。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尝试和练习。你会发现唱高音,并不难。

第九节:  歌唱要有“主动性”

在歌唱中,“主动性”非常重要。有太多的人没有这种意识,看似在唱歌,其实内心是缺乏主动性的。主动性既然是一个心理活动,我们在发声与歌唱中就应该在思想上要求自己主动、积极。

先说发声中的主动性,发声时,在准备发声前,最先启动的是我们的意念。思想上进入要发声的状态,我们的意识发动气息来推动声音。主动性其实是我们内心对歌唱的期待感,是一份兴奋与冲动。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心理前提。进入到歌曲演唱的环节后,主动性就变得更重要了。在平时的学习与练习中,我们存在一些对自己状态的摸索、分析、调整。而我们在掌握发声方法以后,在歌唱中需要把自己放开。很多人很斟酌自己每一句的声音,发声变得小心翼翼,感觉缩手缩脚的,这样是不会获得一个好声音的。

在发声学习中,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正确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的释放自己的声音就会遮盖真正的问题。只有把心情和发声的状态都打开,我们才会在自己的歌声里体会自己的正确与错误。在歌唱中,特别是初学者,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被自己的声音领导着,于是前进就变得没有自信。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心情主动去领导声音,而不是被声音领导。建立歌唱里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很重要,对自己要有期待,“我要唱,我能唱好,声音真的被我在掌控”。必须要具备这样的心理,你会发现你的声音会变得越来越有精神。内心的自我意识要强,意念在前,其他的发声歌唱行为都紧随其后。然后在不断的主动意识里完成每一个声音。

第十节:  发声与唱法

很多人习惯把唱法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这种分类其实并不科学。其实正确的发声都是一种方法,原理没有区别。而唱法的定义其实是我们对所演绎的作品风格的定义。

    为什么说发声方法只有一种?因为所有的唱法都应该是一种发声的原理。我们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演唱的时候要做不同的调整。具体的表现是:所谓美声唱法要求我们的发声位置相对靠后。声音更加饱满雄壮浑厚,喉头打开的程度和腔体的共鸣更充分一些。民族唱法的发声位置相对靠前一些。声音明亮,吐字清晰,喉头打开的程度及共鸣,相对美声唱法要小一点。这里重点讲讲通俗唱法,我们也叫流行唱法。通俗唱法对气息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对喉头的打开程度要针对作品里不同的感情及乐句做一些调整。咬字和吐字更准确清晰,甚至为了表现作品,音色要做细微的变化。相对更容易掌握,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感情直接。所以通俗唱法很受欢迎。

    这三种所谓唱法的分类其实都是对作品的分类。发声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有人说通俗唱法谁都可以唱,张嘴就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通俗唱法一样对发声有要求。通俗不代表低级,通俗唱法相对前两种方法,在表现情感的时候更加的灵活,直接,深入。音色的调整和暂时性的演变也相对容易且多元。如果概括的来看,几乎所有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表达音乐的时候,我们无法很明显的分辨出歌手的特点。而通俗唱法则不同,每一个声音风格很鲜明。当然我们只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在演唱通俗歌曲的时候才能更加的自如,表现力才更强。我们不要被唱法所左右,我们应该首先学习好发声,掌握了发声方法,我们将不被任何唱法禁锢,可以灵活自如的表现任何风格的作品。

第十一节:拒绝假声

假声是歌唱中为了表现特殊的声音效果,或者是在人声的真声音域之外的高音拓展。从个人的观点,我是很厌恶假声的,声音不扎实,生硬不流畅。从学习发声的角度来看假声,假声首先是造成一定程度上声带的伤害,同时假声在学习发声的初期,为初学者制造了一个逃避自己的临时“避难所”。唱高音的时候,稍微遇到难度就不由自主的跑到假声里面去,长此下去我们无法有效的拓展我们的真声音域。

对于假声,虽然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体会的声音位置,但我认为得不偿失。我们连续的使用假声发声,当回到真声的时候,声带的闭合会暂时的出现问题,于是声音“冒泡”分叉了,这个就是连续使用假声造成的声带闭合不好的原因。

通常假声都是质量不高的声音,对我们的年龄也有要求。年轻的时候假声很容易发出来,似乎声音质量还可以。随着年龄的长大,声带也在变化,我们的假声似乎越来越不尽人意。假的东西无法长久,不属于真正的美好,所以假声永远无法累积我们的歌唱功力。它的出现也许是偶尔的点缀,既然是点缀,就意味着可有可无。况且点缀声音的手法不一定非要用假声,所以我希望在学习和练习发声的阶段不要使用假声,我建议在歌唱中也尽量避免使用假声。

第二章: 李泽坚歌唱问答

第一节:  你能唱歌吗?

生活中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能唱歌吗?”我说:“你有声音为什么不能唱歌呢?当然可以。”只要我们的发音器官健康正常,谁都可以唱歌!但不是谁都可以唱得好。

在学习唱歌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分辨说话与唱歌这两种发声的区别。说话的发声方式是我们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学会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婴儿,对任何的声音都很敏感。布娃娃的笑声,窗外的风雨声,还有偶尔飞过林梢的鸟鸣。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与好奇。但是身边听到最多的就是人的声音,也就是人说话的声音。我们会在无形中模仿和学习。所以我们在不断的重复中学会了基础发声。这种发声最初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建立的,于是在我们长大以后依然对控制自己的声音没有意识。这种没有主观意识的发声,是发音器官在自然轨道上的发声。而歌唱里的发声是把自然条件下的发声主观的调整与控制,以适应完成歌唱中的不同时值、高低、强弱、感情的不同表现与变化。由开始的不适应到适应并且习惯,最后回归自然。应该说只要不是哑巴,就可以说话,只要可以说话,就可以唱歌。

第二节:  什么是发声?

发声,就是发出声音。依据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有计划的发出有质量的声音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发声的全部过程是怎样的呢?吸入气息、呼出气息、冲击声带、在发音腔体内调整共鸣,保持好口型,这样就获得一个完整的发声了。当然在歌唱时对呼吸的方式、气息的控制与保持、喉头的打开程度、共鸣腔体的调整、口型的变化都是有要求的。我们不要一听说“要求”就觉得麻烦,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受到约束,甚至不想守规矩。应该说规矩不是为了约束我们,而是帮助我们做的更好。在发声学习和练习中,规矩其实等于方法和通往成功的基础。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遵守事物的规矩才可以正确的前进。发声是这样的,人生亦如此。

第三节:  你的声音没有个性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一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声音也一样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声音。你的不同就是你的个性,这毋庸置疑。

    现在的娱乐节目有很多模仿秀。而模仿永远是模仿,模仿是舍弃自我参照别人。模仿,永远成为不了你模仿的那个人,也一直在迷失自己。沿音乐之途一路走来,我看见过很多人模仿齐秦、迪克牛仔、张宇、刘欢、其中被模仿最多的是刀郎和杨坤及阿杜。说心里话,模仿秀不能算是准才艺,而是一种娱乐形式。我不是说模仿有什么罪过。但是模仿别人,你永远成不了自己。所以一个个性的声音首先要脱离模仿。

      对于一个人的声音而言,最好的声音就是你自己的声音。我也可以模仿,我模仿迪克牛仔、黄家驹、谭咏麟、也有人说很像。但我知道对我来说,最好的声音还是我自己的声音。虽然每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构造几乎都一样,但是每个人声带的厚薄程度和韧性,喉腔的体积和细节构造,唇齿、自然口型、肺活量、腰腹力量、都有差别。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感,每个人的情感都不一样。所以在这么多不一样里,你当然也拥有不一样的声音,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

      我们常常挂嘴上,听在耳边的一个词语:个性。个性是什么?估计有很多人无法很快做准确回答,我说:个性,就是与同类有明显的不同。

     我们通过正确科学的训练,寻找自己的声音,找到了自己,也就拥有了个性。所以每一个声音都可以是个性的声音。相信自己、找到自己、坚定自己、你就拥有了你的个性声音。这个时代需要个性,需要你。

第四节:  孩子早点练习发声对不对?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爱子情结。而这个千年的情结带给我们的未必都是益处,除非我们做家长的能客观的理解,理智的处理。

 都说人生苦海世界,来到这个世界有谁可以逃脱生命的过程呢?最无奈的是这个过程,最精彩和值得珍惜的也是这个过程。遵守过程就是遵守规矩,遵守该遵守的规矩才有望成功。所以顺应自然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护。对于孩子我们当然希望早日成才,然而欲速则不达。过早的去训练孩子的发声反而适得其反,得不偿失。所以孩子不宜过早练习发声。

   对于孩子来说,在生理变声期(男生变声期一般在14-16岁,到18岁可完成,女生一般在13-15岁,最迟到16岁左右)前,不宜过度使用声带。反而要注意保护声带,不要长时间大声嘶喊。这样会造成声带长期疲劳充血,容易造成声带小结。作为孩子发声的启蒙老师来说非常关键,作为孩子的家长更应该了解一下相关的常识。 

     孩子在生理变声期前不能练声怎么办呢?一个没有音乐的童年是残缺的。所以音乐还必须是孩童世界的伙伴。我们说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可以唱歌的。但是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有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热爱音乐,引导小家伙们歌唱,我们在音高上要知道调整,做适当的移调,这样保证孩子的音域可以胜任这首歌曲。时间不要太长。音量也不能太大。不要去要求孩子的歌声必须美妙,只要孩子们唱了,都是美妙的。作为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好的声音,而是好的热情。

      一切舒适的都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科学的,我们在后面的发声训练里也会详细的讲到科学自然的发声方法。

第五节:  唱歌的人不能吃辣椒吗?

我们常常听见老师说“辛辣对嗓子不好,唱歌的人少吃辣椒”。这句话太笼统了。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在这里浅谈一些黄帝内经里的中医知识。中国人讲五行相生相克,其实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尺度。很多人在生活中对很多事物搞不清关系,把握不了尺度,于是很多事进行的很艰难。我们的身体也一样,你不懂身体五行之间的关系,身体就会抗议。带着情绪去工作肯定做不好,所以我们无论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对周围的事物都要尊重自然的规律。

      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唱歌需要气息。肺就是气息的工厂。要想获得充足的气息,肺坏了肯定不行。所以让自己的肺保持健康这很关键。辣椒有宣肺的作用,但是过量的食用辣椒又伤肺。这就是我说的要协调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把握尺度。适当的食用辣椒和适当的运动是强壮肺的有效方法。

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发声前后的时间,不要食用辣椒。因为刚刚发声后神经很兴奋,声带及身体的各个发音器官都处于充血状态。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所以要避开这个时间。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辣椒,不但没有害处反而有好处。有些女孩子爱美,医生说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会长小痘痘。其实那是存在你体内的火毒,不刺激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有把它释宣出来才真正达到健康的目的。了解自己,让自己健康,先拥有正常再去创造非常。

第六节:  如何保护你的嗓子?

“嗓子”的概念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通常我们说的嗓子就是喉咙。其实在发声系统里,“嗓子”包括声带、喉头、会厌(小舌头)、咽腔。

   说到对嗓子的保护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最大的保护是“不伤害”。也就是不要做对嗓子不利的事。嗓子最忌讳的是过度充血,比如长时间嘶喊,大叫。同样是嗓子在发出声音,而嘶喊和大叫是很随性和无节制的发声方式,通常这个时候是不会有人想到什么发声方法的。一般人有这个行为的时候,大多来自我们的愤怒或激动。在没有节制、没有方法的前提下用声过度,是非常伤害我们的嗓子的。嗓子在正确的发声时,只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和调节,反而是对嗓子的保养,而过度的使用嗓子会带来对嗓子的伤害。

   生活中还有一些细节我们需要注意。比如睡眠睡不好,一整天我们的嗓子都会不舒服,甚至失控,更不会有什么好的状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都有内在的刻度。凡事不能过度,好的睡眠对嗓子的保养很有帮助,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睡觉太多了,又会使我们昏昏沉沉。嗓子也会进入休眠状态,这个时候如果发声的音量很大,音高很高,我们的嗓子几乎是瞬间充血。这样的事件如果常常发生,我们的嗓子最后将彻底的毁掉,所以我们要特别的注意。

    剧烈运动后也不能马上唱歌,虽然运动后我们的身体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候唱歌会变得比平时好听一些,但是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误区。剧烈运动会使我们整个发声系统充血,发声会对我们的嗓子造成伤害。

    饮酒后坚决不要唱歌,虽然我们常常会看见一些夜店的歌手在舞台上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个是极大的错误。我是非常的反对这种糟蹋嗓子的行为,究竟是出卖豪情还是在用心表演呢。生活让很多人选择了妥协。台下观众的心情已经与音乐无关了,而台上的歌手还要去迎合这些扭曲的心理。也许这是生活带给音乐的悲哀与无奈。

    对嗓子的保养也是对身体的保养,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做一些有氧运动。至于饮食不要刻意去要求自己,正常的摄入营养就好了。常吃一些水果。强调一点,如果我们的嗓子不舒服,不要轻易地去吃药。嗓子其实没有那么娇气,像个孩子似的,也不能总惯着。要让自己的嗓子拥有正常的适应能力。身体好,嗓子自然也会好。嗓子好,学习好,练习好,就一定会有好的声音。

第七节:  舞蹈演员唱不好歌?

舞蹈演员在接受舞蹈训练的时候,在形体的训练中其中一项就是要求舞蹈者提气立腰,感觉自己长高了,感觉自己头部可以顶着天花板。这样我们会变得更挺拔。这种训练长期形成一种习惯,造成气息始终沉不下来。而发声时对气息的要求恰恰相反。发声时要求正确的用力方向是气息牵动力量往下走,声音往上走,形成拉开的感觉。

舞蹈演员要学习发声只需要接受正确的方法,解决了气息的控制问题。自然也可以唱歌。我们知道台湾的小虎队、香港的“草蜢”演唱组合都是舞蹈艺员出身。他们接受了发声的训练都成为了歌手。

生活和艺术永远是无法分割的。生活里我们有些经验对舞蹈有启发,那么生活里与歌唱的有关的体会,一样会帮助我们找到发声的感觉。好莱坞“奥斯卡”电影颁奖典礼上,一名获奖的演员说:“我没有做太多的努力,我在表演时只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做出了自然反应”。这是一句很谦虚的表达,但是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可以悟出一点道理,就是一切自然的反应才是正常的。老师就像一个导演,寻找一些生活中人本能的反应,利用与发声相关的自然规律来帮助学生找到感觉,帮助学生学习发声的方法和技巧。我们熟练的掌握了舞蹈的技巧,在舞蹈里遵守舞蹈的要求,而在发声练习里我们需要遵守发声的要求,最终也会想掌握舞蹈那样熟练的掌握发声的技巧。发声就是声音的舞蹈。

第八节:  为什么唱歌用不上力?

“我唱歌用不上力,有劲使不出”。这个是我听到最多的问题之一。一个身体很健康甚至很强壮的人却在唱歌的时候有力气用不上。不会用力,其实还是气息的问题。具体的说是搞不清正确的用力方向,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用力方向,身体的力气才会合理的利用到歌唱发声中来。

   那么唱歌时正确的用力方向是什么呢?歌唱时正确的用力方向是:气息牵动力量往下走,声音往上走,形成拉开的感觉。这句话似乎不是很好懂。我们先来解决气息牵动力量往下走,生活中我们在有些日常活动里已经正确的做过这样的运动,最直接的一种体会是叹气,很深入往下叹气。用叹气的方式去呼气从而发声,这也是发声里的对抗。我们在发“咳”(hai)这个音的时候很容易体会这个感觉。开始我们可以发短促的音找到对抗之后,可以稳住这个感觉,把短音变成长音来练习。

   还有一种方式是我们在搬重物的时候,比如身体半蹲,两手托住钢琴的键盘底部往上搬。这个时候如果不出声,你可以体会到气息牵动力量往下走,并且气息稳在腰部,形成气环的感觉。我们保持住这个状态其实就完成了对气息的控制。当我们一边托着钢琴一边发“咳”(hai)的音,也就很容易体会这种对抗。要注意的是头部自然挺立,不要仰头或者低头。我说过发声时,人体就是一个充满气息的空桶,也是一条通畅的管道。所以我们要保持这个管道的通畅。低头或者仰头都在扭曲这个管道,气息不会顺畅有力的传输,当然也不会获得好声音。

气息运动的过程,我用生活里的一个例子来呈现给大家:一个红酒杯就相当于我们的身体,我们倒入的红酒就是我们吸入的气息,我们用力的往酒杯里倒酒,红酒在酒杯里会往上涌溢。倒酒的量和力度变化,红酒往上反弹的力量也跟着改变。这和气息是一个道理。人在发声时需要掌握更多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以及运用气息的技巧。我们首先找到这个感觉,然后不断的体会和巩固这个感觉,明确了歌唱时的用力方向,最终对气息的控制也随之变得自如,也就掌握了正确的发声及歌唱。

第九节:  为什么唱歌底气不足?

对于没有学习过发声的人来说,我们在歌唱时往往都是自然反应的歌唱状态。有人似乎天生就嗓门大,但是唱歌时却未必底气十足。只有接受过正规发声训练的人,在唱歌的时候才能做到声音饱满有力。这其实就是对气息运用的技巧和能力。那些原生态的歌手在起初并没有受过什么专业的声乐教育。但是他们生长的环境和父辈们的影响根深蒂固,应该说关于气息的技巧早就掌握了。那些和大自然最亲密的民族和那个环境里的人类,可以说与生俱来就会发声了。在那么高远辽阔的天地之间,他们需要把自己的声音传递的很远,沿着古老的歌者留给他们的声音记号,很自然的就掌握了气息,当然如果以我们所谓都市文明的要求去衡量他们,关于歌唱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还是需要完善和补充的,单从气息来说,他们都做到了。

声音就是自然的产物,现代人的浮躁和都市的喧嚣破坏了我们心底的那份纯净。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再以专注的心情去思考和感受事物的本质,无法让自己静下心来,于是我们错过了很多的启示,其中就包括了与歌唱有关的启示。

   很多人说自己唱歌没有底气,其实是没有掌握如何使用气息。我一直喜欢的香港“百变天后”梅艳芳,在癌症晚期还可以做万人整场的演唱会。应该说从她身体条件来看真的是没有底气了,可是梅姐依然用几十年的演唱功力,和一个艺人的职业精神在支撑着自己。我们听到的依然是她磁性的声音。这是她对气息控制的功力。有了控制气息的方法,学会运用气息,我们可以最大程度上拥有所谓的底气,所以一个身体健康发音功能健全的人,只要学习了发声的方法,懂得控制气息和调动气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底气。

第十节:  哼鸣有多重要? 

哼鸣是练习发声的基础,也是练习与发声相关的运动的方法。什么是哼鸣?哼鸣是嘴巴自然闭合,舌头轻抵齿间,舌头摆放的位置和发“n”音的时候相同,通过鼻腔来发出声音。哼鸣时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共鸣腔体的共鸣震动。这就是哼鸣。这里要强调一点是在哼鸣时喉头一样是打开的。

   哼鸣对于发声来说有多重要?首先,正确的哼鸣是对声带的按摩。当我们的声带过度充血,或者是发炎,包括喉咙上火发炎,我们除了接受医生的治疗外,还要适当的做一些哼鸣的练习。这对声带及喉咙的康复有着神奇的效果,这是一种无药物的治疗方法。哼鸣也是激活声带灵敏性的一种热身行为,比如我们在唱歌之前可以进行哼鸣来开声。通过哼鸣来唤醒发音器官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我们对声带的保养。这个环节其实非常重要,但是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环节,长此下去我们的声带会因不断的充血而受伤,最后声带变得肥厚甚至患上声带小结。

   其次,哼鸣练习是帮助我们体会发声用力方向的最好方式。我们在哼鸣时相对注意力会变得集中,我们专注于感受发音体及各个力量支点的协调与配合。哼鸣对稳定喉头位置的训练也有着重要意义。我建议在练习哼鸣时应该闭上眼睛,这样可以更加的凝神,对于一个优秀的歌者来说,专注是非常必要的。我说过好声音有三个特点与共性:松、通、空。心静的时候才可以准确的体会这一切。我们在哼鸣时更容易静心,我们内心的安静使得我们更准确的扑捉到身体本身的变化和声音的动向。初学者一定要注意心的放松与安静。

   有人说正确的哼鸣甚至可以代替开口的练声,虽然这句话不是很严谨,但是我们知道哼鸣对于发声来说的确意义非常。哼鸣就是练声的一种方式,练习哼鸣可以训练我们对声音的位置控制,和喉头对不同声母韵母变化的调节能力。在哼鸣练习中更容易找到感觉。哼鸣是为开口练声打造基础。掌握并巩固了哼鸣的方法,发声将水到渠成。

第十一节:什么是打开?

在发声的环节里,气息是声音的源头,肺是一个大容器,肺和气管同时又是输送气息的管道。而喉头就是这个管道的开关,我们说的“打开”不仅仅是口腔的打开,真正意义上的打开指的是喉头的打开。

   我们之前常常听过这样的说法:“张开嘴,用手摸摸自己耳朵后面有一个凹进去的窝就是打开。”这个说法误导过很多人,这是口腔打开并不是喉头打开。发声时喉头打开才是我们需要练习和掌握的。喉头作为气息管道的一个重要开关,配合腰腹来控制气息输送的量,按需要和计划去冲击声带而获得声音。声音在口腔、头腔、胸腔里获得共鸣,然后通过有目的的口型发出声音,这才是完整的发声过程。所以“打开”最重要的是喉头打开。

   那么喉头究竟如何才能打开呢?生活里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有过喉头打开的经历。只是我们在没有学习声乐之前,没有人告诉你这种打开的感觉会对发声有帮助。首先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打哈欠”,这个时候喉头是打开的,但这种打开程度太大了,不是我们发声时最佳的状态。半打哈欠的时候才是最佳的打开状态。但是我们往往打哈欠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无法不断重复这种感觉。下面我说一个方法大家也可以体会,我们把比较烫的一个小元宵或者小丸子放进嘴里,既不能马上下咽,也不能吐掉。我们的舌头会不自觉的躲避这个烫的东西。同时还会不由自主的吸气和呼气。舌头的动作虽然不重要,但是你在下意识的情况下就做到了喉头的打开。我们用以上这两个方法体会喉头打开的感觉,找到这个感觉后根据发声的自然状态,去调整打开的程度就会变得自如和主动了。

第十二节:为什么要练声?

古人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武术和发声之间看来自古就有联系。这其实在表明一个观点,就是任何技能我们都要勤于练习,不能生疏。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无法深刻的了解练声对于歌唱的意义。

   我们知道舞蹈演员几乎每天都要练功,巩固自己的控制力和加强身体韧带的伸张能力。而练声同样是锻炼声带的韧性和闭合能力,声带是两条很娇贵的韧带,我们在发声时它会随着我们演唱乐句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开合与松紧。我们对声音的控制源头就是声带。既然声带也是韧带那么就会有反弹,不断的拉伸才会保持它的良好韧性。而长时间不练声,我们声带的调节适应能力会变得不再自如,无法满足我们在歌唱时的要求。通过正确的练声,声带还会得到适当的按摩。这个本身也是对声带的保养。

   通过练声,我们还可以巩固控制气息的能力,使得气息保持与对抗的感觉变得稳定。喉头打开的状态和共鸣腔体的运用都会变得灵活自如,而长时间不去练声,我们会变得愈发的迟钝,力不从心。

   练声的时间要把握好,不是练的时间越长就越好。我曾经在对嗓子保护的章节里提到过,对嗓子最大的伤害就是用声过度,不合时宜的使用嗓子。所以练声的时间段应该选择在起床后三个小时左右,身体各个机能都恢复之后再开始。如果有条件可以把练声的时间分为一天内两次,每次练声的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在每次的练声中,要做适当的短暂休息。这样我们才可以事半功倍,练声的时候应该保持心情放松愉快,心情很差不要练习。

   练声对于一个唱歌的人来说很重要。我曾经一段时间没有练声,唱歌也变得不从容。在学习中有悟性高的人,但在练习中没有天才,只有努力。重复就是力量。

第十三节:如何扩展你的音域?

一切的乐器都有音域,这个说法是相对的,音域是什么?就是从乐器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距离,中间的这个区域就是音域。

我说过,人是最好的乐器。我们每个人的声音也有不同的音域。音域很宽相对表现音乐的范围就大,相反音域很窄表现音乐的范围就小。所以扩展音域是学习声乐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这个乐器可以扩展的音域是有限的,人声的音域和先天条件有直接关系。后天的训练可以扩展一些,但是非常有限。人声的音域和声带的韧性及厚薄有关系,有人天生就可以唱的很高,有人天生只能唱相对比较低的音。有很多人错误的理解唱得越高越好,其实表现音乐重要的是情感和方法,唱得好才是主要的,而不是唱得高就是好。有人能唱高音却低不下来,有人唱低音却高不上去。除了先天条件之外,学习发声方法很重要。

   一般人高音唱不上去的人大多是有恐惧心理,不够自信。恐惧心理会导致我们完成不了高音,其实不是真的唱不上去,而是在唱高音之前思想上已经退缩放弃了,而低音完成不好多半是放松得不够。

   究竟该如何扩展人声的音域呢?怎么练习?那就是先在自己声音表现最佳的音域里练习,绝对不要一味的发高音。我们把比较轻松可以唱上去的高音练习得更扎实以后,再往上行练习一到两个半音,感到吃力的时候要放弃,不需要硬冲。我们把新扩展的那个音高再练习扎实了才可以依次上行练习。低音练习也是一样。我们在自己有效的音域里练习,无形中就锻炼了声带的任性和弹力。而音域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扩展。扩展自己的音域简单的说就是先唱自己力所能及的音,巩固后再发展下一个力所能及的音。

第三章: 李泽坚发声理论

第一节:  好声音的共性

在一个美好的(人声)声音效果里,都具备了三个共同的特点“松”“通”“空”。“松”是指声音的松弛,不紧张。怎么样获得声音的松弛呢?首先是心情的放松,不要紧张。我们可以在发声前,踱步走动走动调整一下呼吸。心情的放松必然会带来身体的放松,从而发音器官也会随之相对的放松。这个时候的发音器官不会僵滞,发声自然就可以做到松弛。“通”要求我们首先做到身体三个力量支点(颈后、后背、后腰)之间力量的贯通,然后是气息畅通自然。我们如何做到“通”呢?我们在练习发声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姿势,身体是自然挺立的,既保持了放松也找到了力量支点。身体各个发音支点的力量贯通,必然形成气息的连贯,从而声音也就有了支持,通透有力充满弹性。“空”说的是声音的空灵、开阔。也可以理解为声音圆润饱满。我们有效的完成前两个“松”“通”的声音要求,就做到了最基础的空灵、开阔的状态。一个好的声音最终要完美在“空”的层次上的,我们客观的做到了声音的空,可以升华的部分就是情感了,空灵的“灵”莫非不是心魂的暗喻吗?所以传统经典的那句话“以情带声”也是这个用意。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充满感情。因为音乐就是感情的手,是心的翅膀。只有充满的感情的人才会拥抱美好,释放美好。只有充满感情的人才可以唱出动人的歌声。

第二节:  发声姿势(插图A@)

练习发声需要一个正确的姿势,两脚前后分开半步,中心略靠后。保持身体自然挺立。

 

没有一个好的姿势发声会变得很艰难,特别是你正处在学习和练习的阶段。我们看见电视上的歌星有站着唱的、有坐着唱的、有走着唱的、还有躺着唱的、甚至边跑边唱、边跳边唱。其实说明两个问题,一:这个歌手很稳固的掌握了发声方法,运用自如。无论是身体处于什么姿势都可以找到发声的力量支点。所以偶尔有非常的动作基本也可完成歌唱。二:有很多歌星根本不懂发声,没有受过科学正规的发声训练。的确唱了,唱不好,甚至是假唱。跳着唱的那种,大多是快节奏的歌曲,需要把呼吸和音乐调整在相同的节奏里。所以歌唱发声是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的。姿势起初是要求你在这个模式里练习。这样便于我们掌握身体的重心,使得气息连贯通畅以保证声音的饱满稳定有支撑。等我们找到身体正确的发声力量支点,稳定了自己的发声方法。姿势上是允许做其他变化的,以保证呼吸的节奏和顺畅为标准。

第三节:  呼吸与发声

气息是发声的基础条件之一,有计划有目的去调动我们的气息冲击声带,调整打开的程度,调整声音在共鸣腔体里反射点的位置,从而获得一个我们想要的声音。气息是一个名词。气息是我看不到,但可以感觉到的物质。如何调整气息,获得气息。方法就是呼吸。呼吸是个动词,那么什么样的呼吸运动才是歌唱里需要的呢?怎么样去练习呢?开始练习的时候首先做到缓吸,你听了一万次的描述就是“闻花香”。我说这还不够。闻花香的感觉不但要用鼻子去吸气,更重要的是体会腰腹部被充满的感觉,也就是你在闻花香的时候一定要感觉横膈膜的存在。其实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在吸气的时候就把气息吸入并沉下来。这是一个连贯的意识和动作,不能分解来做,那样气息会僵住。不要憋在胸前,甚至整个上身都憋满了气息。那样是无法发声的。余地,很重要!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吸气不要吸得太饱,这样才会有活动的余地。才会使我们的气息容易被控制和保持。就像运动员跳远一样,要给自己一个合适自己的助跑距离。

    很多不懂发声的人认为发声时“气一定要顶住”这句话其实在过分强调呼气的重要。这是不严谨的,正确的吸气才是呼气保证。气息吸的不好,必然呼气也不好,吸气需要根据乐句的时值来调整吸入的气息量。通常吸气只需要入六成最多七成就足够了,因为我们身体内原本就存有一些气息。吸入六七成气息后做好控制和保持才是最重要的。呼吸需要我们反复的练习,呼吸的感觉需要我们细心的去体会。感觉起初是模糊的,不断的重复感觉,最终感觉变得清晰,连续重复这个清晰,于是感觉会成为习惯和自然。这就是练习的意义,也是我们常说的功力所在。

第四节:  气息的控制与保持

我说过在发声中,气息是声音的源头,很好的控制气息才能保证有质量的发声。气息的控制与保持是一个并列的关系。要求同时做到这两个要求。

    怎么样控制,怎么样保持?很多人可以理解书面的意思,但是在实际的发声中却无法做到。有很多没有受过发声训练的人在唱歌的时候经常说气不够用,还有就是使不上力,这些都是不会运用气息造成的。我们在发声时首先是把气息吸入体内并沉下去。记住是利用横膈膜的扩张在吸气,似乎是用腰腹在吸气。吸入气息后保持住,也就是保持横膈膜的扩张,控制住不要马上把气息卸掉,然后是根据乐句时值的长短有计划的呼出气息。

    我们可以做两个很简单的练习来体会这种感觉。首先是吸入气息发出“丝”的长音。尽可能的保持发声的时间长一些。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可以双手叉腰,你会很清晰的感觉到你的气息由饱满到空乏的过程。反复的练习和体会就会找到控制气息、保持气息的感觉。当我们巩固了这个感觉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发“啊”的长音。因为“啊”的口型是张开的。如果你没有完全掌握气息的控制与保持。你会很快的卸掉气息。而掌握了气息控制与保持的方法,无论我们做什么口型都不会把气息卸掉。气息的控制是用横膈膜来完成的,而不是嘴巴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吸气用的是腰腹,而呼气同样是用腰腹来完成。在发声中人体就像是一个有弹性的空桶。气息在这个空桶里有目的的吸入并沉下来,也有目的的输送。从而为发声输送动力冲击声带,从而获得声音。

第五节:  呼吸的方法及方式

在发声中,我们采用胸腹式呼吸。什么是胸腹式呼吸?怎么做?很简单。我们微笑的时候,脸上的笑肌微微提起,口型做出发“嘿”(hei)音的形状。利用扩胸和横膈膜的扩张去吸气,把气息沉下来再呼气。这种呼吸方式就是胸腹式呼吸。在歌唱中这种方式最常用。也是最科学的呼吸方式。

   “偷气”意思是不被察觉的换气。而实现偷气,用的就是胸腹式呼吸。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有气息的储备。我们吸气时不需要大的动作,肩膀不要随着吸气而提起,这样才会更好的把吸入的气息沉下来。我们利用胸腹式呼吸,笑肌一提,横膈膜一扩张,气息就已经被吸入体内。我说过吸气不要过饱。越是唱高音越不能吸气太多。六成足矣。

在歌唱发声里通常用三种方式:缓吸缓呼、急吸急呼、急吸缓呼。这三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是急吸缓呼。根据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乐句,不同的情感,呼吸方式也随之调整变化。在发声方法里我对呼吸的环节讲的最多,是因为呼吸是发声最基础的条件之一。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没有气息怎么会发出声音,没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呼吸方式,怎么能完成各种作品的演唱呢。呼吸是歌唱之本!

第六节:  发声中的呼吸

我们常常说在发声中,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这句话似乎很矛盾,因为在正常的呼吸里,吸气的时候我们的肺部横膈膜扩张,也就是所谓的肚子变大。而呼气时肺部横膈膜在回缩,肚子变小。而我们在发声中的呼吸,吸入的气息要下沉在腰部的位置,(我们可以双手叉腰来感觉气息的存在)气息在腰部保持住,形成气环的感觉。呼气时,腰部的这个气环在开始的一定时间里是继续的扩张,而不是像平常呼吸那样随着呼气而变小。只有等到体内吸入的气息确实很少的时候,这个气环才会变小变软不再扩张。呼气时体内吸入的气息,和身体腰部肌肉的压力形成了对抗,使气息有依托,并持续有力的呼出。这种对抗使气息在腰部稳住,从而获得一个扎实的声音。这是在发声中从吸气到呼气的正确过程及感觉。

   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和这种对抗是一样的感觉呢?我们怎么来体会这种对抗?例如我们弯下腰用口中短促的气息去吹桌面上的灰尘,这种短促的呼气就是由对抗获得的。我们在半蹲的时候用双手搬重物。气息会在我们的腰部稳住,这种气息的保持也形成了对抗。

这里说呼气时保持吸气的状态,还有一个关键的意义是喉头的打开。因为我们在吸气的时候,喉头在一定程度是打开的。特别是我们在发“唉”(ei)音的时候,喉头只有打开这个音才会发得圆润饱满。所以我们用发唉”(ei)音的感觉去吸气,也用同样的感觉去呼气。就完成了在呼气时保持吸气的状态。这个状态是符合发声要求的最好状态。

第七节:  发声中的对抗

   在发声中什么是对抗,对抗的意义是什么?对抗就是作用力。对抗是指体内的气息在发声时,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对抗。一个有支持的气息都是通过对抗来获得的。对抗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样的呢?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这种对抗很接近,这里我们来举个例子。我们都玩过气球,有的气球口上绑住一个响哨,我们对这个气球吹满空气,然后任由气球内的气息自行的往外排出,哨子会发出声音。而我们用手握住气球并用力挤压,气球的响声会变得急促和尖锐,音量也相对的加大,这个尖锐的声音就来自于对抗。我对气球挤压的力度小,哨子的音量就小,挤压的力度大,哨子的音量就大。我们调整好力度均匀的挤压气球,它发出的声音也会很均匀。带着节奏去挤压,声音也变得有节奏。想想我们身体的发音器官,其实和这个气球基本是一样的感觉。我们在练习发声的初期可以用手叉腰,来体会这种感觉,把你的腰腹想象成气球。这种感觉就是对抗。我们掌握对抗的力度和持续的时间,就实现了气息的控制与保持。

   对于没有学习过发声的人来说,这种对抗的感觉不容易掌握,其实生活里我们也会遇见这种对抗,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总结而已。生活里我们一连串的开怀大笑和短促的大喝一声都带有气息的对抗。学习声乐并不难,作为学习者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练习,很快也就适应了这种新的感觉。说到感觉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最初在练习的时候细心的思考和体会,这很重要。不要一味的大声喊叫。不但无法掌握正确的方法,反而会巩固了错误的身体记忆和概念。气息的对抗可以说是发声与歌唱的基本原理,也是发声的基本动作。

第八节:  哼鸣练习

我说过正确的哼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身体各个发音体的力量支点,掌握发声时正确的用力方向。同时体会气息的控制与保持,以及发音的位置。我还说过正确的哼鸣甚至可以代替练声,当然这句话不算很严谨,如果我们已经体验过正确的发声感觉,而由于环境的原因使我们无法放开音量去练声,那么哼鸣真的可以在这个暂时的阶段代替练声。哼鸣既是练声的引导和热身,也总结了发声时几乎所有的环节。这是我强调哼鸣的重要性。

哼鸣练习分三个姿势和阶段。

练习一:(插图A)

前倾、平摊身体哼鸣练习:两脚左右分开两腿绷直,身体向前平摊双手背于腰部。根据个人的身高,两脚分开的距离以两腿绷直后,身体向前平摊感觉腰部吃力,且重心方便稳定为标准。后脑、后背、后腰呈三点水平直线,

 

    心情放松,嘴巴自然闭合,舌头轻抵上下两齿之间,鼻孔打开,集中注意力,发单音延长音(1- - --),声音集中靠前,感觉从眉心发出。与声音同步,脖后两条肌肉向后向下做“三角形”的放松与收紧运动。初步练习时音量不要太大,以自己可以听清楚为标准。有助于我们找到气息的控制与保持和体会发声位置。

练习一的目的是在两脚左右分开、身体向前倾平摊的这个姿势中,利用前胸肌肉和地心引力把上半身的力量卸掉,使力量和气息集中在腰部。自然做到气息不逼声带,前胸和喉头不会僵持,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发声支点,和正确的用力方向。

   这个练习非常重要,是一切发声的基础。我们在学习和练习时要保持热情和耐心,对这个练习初学者会感到身体很疲倦,我们在练习中要注意调整训练节奏,做间歇性的休息。巩固哼鸣练习一的感觉后,可以和哼鸣练习二交替进行,以缓解体力的消耗。因为在劳累的情况下对练习发声或者歌唱是没有帮助的。

练习二:(插图B)

坐在与膝同高的平面凳子上,注意坐半个屁股。上身自然挺立,两脚自然分开,双手平放到大腿上。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桶,哼鸣时身体下顿,气息在腰部形成气环的感觉。

 

与练习一相同:心情放松,嘴巴自然闭合,舌头轻抵上下两齿之间,鼻孔打开,集中注意力,发单音延长音(1- - - -),声音集中靠前,感觉从眉心发出。与声音同步,脖后两条肌肉向后行下做“三角形”的放松与收紧运动。练习二是在巩固了练习一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正确的用力方向及气息的控制与保持。为稳定气息在腰部的重心打基础,也为了站立发声做准备。

练习三:(插图C)

在巩固哼鸣练习一和哼鸣练习二的基础上,改变我们的姿势,加强对气息的控制与保持能力,巩固发声的用力方向。具体要求和唱歌的姿势一样,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前后分开半步,重心略靠后。哼鸣时双手叉腰体会气息和力量在腰部的扩张感觉。

    

哼鸣的要求和练习一和练习二相同,在哼鸣时发单音延长音的同时,想象的清楚地“唱”出阿拉伯字母“1 2 3 4 5”的名称。目的是在闭口哼鸣的时候,使喉头随着这5个字母的发音做适时的调整,虽然很细微却对喉头适应这个五个字母的变化,和稳定喉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我们扎实的掌握了哼鸣的方法,稳固了哼鸣时身体的各个发音体之间力量支点,习惯了正确的发声用力方向,和气息的控制与保持,发声对我们来说将变得相对容易很多了。所以哼鸣是发声的基础,是一切美好声音的启门。

第九节:  哼鸣练习需要注意的环节

最初练习哼鸣时,要把哼鸣的要求都想好再开始哼鸣。音量不要过大,只要自己可以听见即可。练习时从自己音域的中音区开始,也就是从自己发声最舒服的音域开始练习。上行和下行不要追求过高的音或过低的音。不要触碰自己音域的极限。我们在合适自己的音域里练习,无论是哼鸣或者发声。最终我们的音域都会无形中得到拓展。

    哼鸣前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把哼鸣的各个要求想好、准备好再开始哼鸣。

初学者每天应该练习2次。每次的时间保持30分钟到50分钟。练习的中间可以间歇性的休息,让身体和声带得到调整。哼鸣练习应该每天坚持,因为哼鸣也是对声带的保养,对声带韧性的一种锻炼。

   正确的哼鸣练习帮助我们巩固了发声位置、用力方向、以及气息和各个发音体之间的连贯与协调,完成气息和力量支点的对抗。进入发声的阶段后,带着哼鸣的感觉打开喉头就可以发声了,把哼鸣的基础打好,练习发声将变得相对简单和容易许多了。

   学习发声的过程,我主张开始是“想着练”接着是“练着想”,最终我们的身体及发声状态将进入一个正确的习惯。发声的感觉将不再丢失。

第十节:  打开与练声

打开不仅是口腔的打开,在发声中真正的打开是指喉头的打开。我们通常的说的半打哈欠的状态,是我们在生活里有过体会的一种感觉。在书中关于“打开”的问答里我还列举过另一个例子。在我们的嘴里放进去一个很烫的小元宵,我们不能吐掉也无法及时的咽下。这个时候我们的舌头会试图避开它,我们会不自觉的做出一系列自然反映。这其中就包括喉头的打开。这个情形下我们的喉头会在无形中打开。这样的经历我们都有过,所以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感觉,不断的去体会这个感觉,也就找到了打开喉头的方法。我要强调这个时候打开的幅度会很大,不一定全部符合歌唱发声的要求。而在发声中,我们根据不同的音高,旋律、节奏、来合理的调整喉头打开的幅度,以满足那个音的饱满为准则。打开不是越大就越好,当然打开的程度不够,满足不了气息的通过,声音得不到一个合理的共鸣,也不会获得一个圆润饱满的声音。

   练声就是在哼鸣的基础上,在掌握哼鸣的方法之后开口去发声。这一套发声方法里一直强调哼鸣的重要性,因为在哼鸣的过程里,我们已经掌握了与发声相同的气息的控制与保持、气息在呼气发声时的对抗、歌唱的用力方向、喉头对应音域及旋律变化的调节能力等相关的感觉与方法。练声仅是相对大的打开喉头、打开口腔去发声而已,这是顺其自然就做到的一个行为。哼鸣的开始就已经是在发声。

   练声和哼鸣一样,我们要循序渐进,从最合适我们的音域开始,向上行和下行进行发声练习。不要一味的触碰我们的音域极限,在自己最舒服的音域里练习发声,我们的音域就会在练习中的到扩展,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练声时我们对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音高、不同的唱词反复练习。目的还是为了训练我们气息的调整能力与喉头打开的技巧,包括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饱满与凝聚力,以保证在变化的音乐中依然保持我们声音的统一。虽然不同的音区里我们的声音都会表现处相对的特性,比如低音雄壮浑厚,中音饱满深情,高音明亮高亢,但是对于气息要求几乎是相同的。我们在不同风格的音乐里去发声。在不同的情绪里去表现,可以做变化的东西有很多,但是不变的是发声的原理和方法。以不变的发声方法去灵活的表现千变万化的音乐,这是掌握发声的意义和发声本身的魅力。

第十一节:学会用腰去歌唱

在发声练习中,我们的声音之所以不够扎实,喉头的打开无法得到最好的控制,声音的位置容易往下掉。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吸气时气息没有沉下来。所以在呼气时也就难以获得一个好的对抗。于是声音也不会获得一个合理的气息支持。

   在发声中,每一个与发声相关的环节都很重要,气息、打开、共鸣、咬字与吐字、口型。这几个环节相互间的协调与配合决定着声音的质量,拥有了一个漂亮的声音,接下来才是感情的抒发与表达。任何一种行为的建设都要一个好的基础。而气息是发声环节里的源头。这个源头决定着之后的几个环节的成败与优劣。

   “用腰部去歌唱”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强调的就是气息。我们在发声中要求把气息沉下来,而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学会用腰来呼吸。如何来做到这一切呢?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在吸气时笑肌微提,打开我们的横隔膜,用腰腹来启动吸气的动作,这样我们的气息就很容易沉下来,并保持在腰部。而呼气时依然用腰部的力量去扩张横膈膜,气息依然在下沉而实现了对抗。由此呼出的气息才会饱满有力,发声才会有质量。

   用腰部去歌唱也就是用腰部去呼吸、用腰部去控制气息。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气息的保持,我们在歌唱时对于吸气要有预见性。掌握好时间差,完成吸气后马上就要开始呼气对抗。这样我们吸入的气息才更容易实现控制与保持,才不会使我们各个发声环节僵住。这一点很重要。有人把吸入的气息在体内停留几秒再呼气这个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吸入这口气会使我们变得僵持,等于憋住一口死气。无法灵活的支配气息,也不能自如的完成发声。

   音乐有节奏,呼吸也是有节奏的。所以我们的呼吸节奏是配合音乐节奏的。在练习中我们既要注意呼吸的节奏,也要相对调整呼吸的缓急与气息的容量。在音乐中感情表达,也是通过气息的调整与配合来完成的。只有多练习多体会我们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第十二节:共鸣的作用

在发声过程中,气息冲击声带获得最基础的声音是很小的,而经过共鸣腔体的共鸣后,才使声音得到扩大与美化。在歌唱时根据不同的音高、情绪、力度的变化,对共鸣腔体做出合理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声音的色彩,完成对音乐的表现。声音是否动人,共鸣是一个重要环节。

   共鸣腔体大致分为:头腔、鼻腔、咽腔、口腔、胸腔。我不主张学习声乐的时候过分的注意共鸣腔体的划分。因为在发声时,声音会随着音高和情绪的变化,自然就进入相应的共鸣腔体产生了共鸣。严格意义上讲,身体内可以引起共振的空间都是共鸣腔体。一般的说,唱高音的时候以头腔、鼻腔、咽腔、口腔的共鸣为主。唱中音的时候以鼻腔、咽腔、口腔的共鸣为主。唱低音的时候以咽腔、口腔、胸腔为主。其实整个身体在发声时都有共鸣的感觉,我主张在练习中去体会,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共鸣感觉。

声音的感染力来自于我们对气息的灵活运用和共鸣的调整与把握。不是共鸣越强烈就能越好的表现作品。特别是针对流行音乐,共鸣的把握非常灵活。我们对作品的感情定位,决定着我们调用共鸣的强度。合理的使用共鸣会使我们获得一个完美的声音,恰到好处的表现音乐作品。为我们的歌声增加感染力,实现完美的演唱。

第十三节:声音的反射点与位置

声音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声音量的大小,也左右着音色的变化。发声共鸣的强度来自于气息的强度和发声位置的调节。

很多的教材上把发音体的生理透视图展示给学生,我是很不赞同这个做法的。一句话,没有几个人可以看懂那个解剖图。看懂了那个图又如何?有几个人可以对照那张图去支配自己这些摸不着的器官和“零件”?“位置”一词用在发声中真的很勉强,但是约定俗成大家都按照“位置”来参映发声的质量。我就以位置来分析发声和它之间的微妙关系吧。

声音的位置其实说的是声音在共鸣腔体内的反射点。不同的发射点反弹共鸣的声音质量是不一样的。一个松散的声音经过一个松软的介质,反射出来的声音一定是暗淡的。气息给的不足声音就是沉闷的。而一个集中凝聚的声音通过一个相对硬实光滑的介质,反射出来的声音将是明亮尖锐的。气息给的足,声音会变得高亢有力。搞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们再来理解所谓的声音位置就变得明朗许多了。

 一个声音的位置不是可以独立形成的,它是由气息,喉头打开,共鸣腔体、甚至口型的共同协作配合才获得的。为了保证声音的饱满和圆润,在不同的音高上发声,都要有充足的气息支持与合理的喉头打开程度。

   我们获得的声音,第一步是在口腔里最先获得共鸣,之后才近乎同步的引发头腔、鼻腔、胸腔的共鸣。所以口腔的共鸣最重要。我们调整声音在口腔的反射点,就是在调整发声的位置。声音的反射点靠后,获得的声音就会浑厚。声音的反射点靠前,获得的声音就相对明亮。在实际的演唱中,甚至存在同一个音高的延长音里移动和改变反射点的技巧。所以只有多练习,多体会,我们才会把声音的反射点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从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共鸣效果。我举一个例子:一个被吊起来金属灯罩,我们用筷子在灯罩内敲击不同的点,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效果。我们所敲打的那个点,相当于发声时口腔里反射点的位置。敲打在最合适的点上就会获得最好的声音,而我们发声时找到最合适的反射点,也就会获得最好的发声。

第十四节:咬字与吐字

从吸气到呼气,从对抗到喉头打开,从调整声音反射点到共鸣腔体的声音位置,从感情到咬字与吐字。咬字与吐字的环节,包括口型是发声过程里最后的一道“关口”。它既独立工作又与前面几个环节相互协作配合。很多时候口型也在决定着声音的位置和共鸣的效果。而咬字与吐字完成了声音的表达与情绪的表达。相当于一个推销员,把工厂里生产的成品展示和推销出去。一个完美的声音得不到一个完美的释放和表达,等于我们从来没有拥有过那个完美的声音。这是咬字与吐字的意义。

   咬字与吐字的环节,就是合理的表现一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咬字,咬的是字头。也就是声母的部分。通常的要求是在歌唱中把歌词的字头发清楚,吐字,吐的是字腹,也就是一个字的中间部分,就是韵母的音。字腹和字头一样的重要,字头是让听众听清你唱的什么词,而字腹是表现这个字的声音质量的部分。还有字尾,字尾一般是字腹的延续至终止。

   在歌唱中要求把字头要清楚,一带而过滑向字腹,字腹的部分要唱得饱满圆润,字腹是表现声音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字尾是对字腹的保持和延续至终止,收音要做到自然,口型在不变形的前提下顺应字腹而自然的复位。练习咬字与吐字是为了准确的表达歌词的意思,让听众听出我们唱的歌词内容,接收我们在音乐中表达的感情信号。

   在咬字与吐字的练习里我们一定要把口型做出来,做到位,当回到我们实际的歌唱里,我们才会形成习惯。我们要注意的是,任何事都要掌握尺度,口型做到位但是不可以太夸张,否则我们的声音会变得不自然。在生活里我们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们常常听到的赞美之词是“字正腔圆”,这就是一个好的歌唱的最基础的标准。一个字正腔圆的歌唱仅仅说明我们拥有了一个合格的声音。而感情的投入对音乐的表现更为关键。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个好的声音而心动,但是最让我们的感动的是深深的情感,所以歌唱中的感情最为重要。

第十五节:感情与歌唱

经过了一系列发声的学习与练习,终于我们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声音,一个可以歌唱的声音。从气息保持与控制、喉头打开和声音共鸣、咬字吐字与口型保持。我们的声音已经近乎完美,在这份完美的声音里,我们还需要调味一样最重要的成分——感情。再完美的声音失去了感情都是枯燥无味的。

   在艺术的领域,绝对完美等于“缺陷”这是我的观点。而音乐中的“缺陷”往往成就完美。这份“缺陷”就是主动变化。

   在音乐中原本就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大多都是音乐本身的设计,这些变化有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给我们一个抒情的平台,我们在这些变化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以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理解音乐作品、演绎作品。这至关重要。音乐本身的变化由于是设计好的,很多时候演唱者是无法随性而改变的,这似乎是禁锢我们的自由,而我们在这份规矩中有一个释放自己的自由的空间,就是感情。每一个人的阅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于是每个人的抒情也有所不同。恰恰是这么多的不同,才成就了艺术的精彩纷呈。所以歌唱,就是抒情。声音只是一个道具,融入感情的声音才是一个有生命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才是一个动人的歌唱。

如何去抒情?我想强调的第一个要求是准确,任何事情准确性很重要。一首表达爱国的歌曲演绎成爱恨缠绵的恋歌这是一种错位。表达爱情美好的作品,我们唱成了哀伤的怨曲也是不行的。搞不准情感的定位,越抒情越偏离了主题。

第二是抒情的尺度把握,情感到位但是不能夸张。夸张就是做作,听众会被你唱的很尴尬,所以自然的投入感情,随着音乐的起伏去调整感情的层次才是关键。

第三是风格的把握,每种音乐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音乐的抒情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准确的对位作品的风格而演绎作品。

   如何做到以上我所说的几点要求呢?首先是熟悉歌词理解歌词,熟悉旋律理解旋律。歌词是最直观的感情定位,而旋律本身也蕴藏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音乐也是语言,是有节奏和旋律的动情语言。在生活中不要太冷漠,要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才会变得更有感情。生命在不同的情感环境中一直在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也有发生在别人的身上,其实,都和你有关!懂得感动,做一个有感动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感情的人。人世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爱恨情仇、聚合离散。每一样都有自身感情的特性,都是我们在歌唱中感情的资源。其中爱是最美好的一种感情。心中有了爱,其他的那些感情才会随之而来。让我们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让我们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的歌者。歌声将因为有爱才精彩。

第十六节:歌唱心理

 做任何事都应该专注,发声时更是如此,不要有恐惧心理,心情紧张会使发音器官僵滞。一般初学唱歌的人在别人面前,特别是老师面前都有羞涩的心理,觉得不好意思。这就意味着学生有很多杂念。没有把思想全力集中在发声上。更多人的人是害怕,担心自己唱不好会被骂或者觉得没有面子。有的女生甚至担心自己唱歌的时候表情不好看。这些内心活动都在影响着发声学习。歌唱时兴奋很重要,只有兴奋的时候身体才更放松。作为一个歌者一定是要极具表现欲,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的表现欲。要对学生有期待。只有被期待才会有表现。在发声学习的过程里,老师和学生共同建设一个对发声有利的心理环境。学习才更容易进步。

     歌唱时健康的心理建设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老师有相当的责任。老师的耐心和细心都很重要。不要轻易地否定你的学生。只要学生有正确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当然也不能光为了学生心情好,错了还在夸,那就是不负责任了。

     无声的对话是一个高级的行为,能体会别人的感受是一种修养。教习发声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老师的姿态。作为老师你专注了吗?不专注怎么能分辨出学生是否领会,怎么做到帮助学生辨别自己在对错之间的区别。老师一定要制造学生内心的被期待感。我相信每一个人内心都是美好的,渴望帮助别人,因为助人才真的为乐。

第十七节:打造你的声音魅力

世界何以精彩?因为万千变化丰富多姿。如何从这一大片的精彩中脱颖而出?个性。什么是个性?和大多数不一样就是个性。个性可以模仿吗?模仿的是别人的个性,不是自己的个性。发现自己的个性、打造自己的个性,才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的。

   关于歌唱,什么样的声音个性才是合适自己的,从自己的声音里寻找特点来提炼个性。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声音。我们要相信自己、发现自己、提炼自己。

   人的声音之所以有区别,和发音器官的构造有直接关系,和每个人的气息相关、与我们的声带相关、与我们的喉头相关、与我们的共鸣腔体相关。这其中最能决定声音特点的环节就是声带、气息、喉头。气息尤为重要。

   在正确发声的前提下,我们来调节气息在歌唱时的供给量,控制呼气的方式。配合喉头打开的程度,和声音反射点来制造泛音。音色的改变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声音融入的泛音值的大小。泛音少,声音变得干净鲜明一些,泛音多,声音变得轻柔或者沙哑和粗犷。所以在不断的练习中和实际的演唱中,我们会找到一些发声的规律。学会调整自己的气息也就有效的调整了泛音值。音色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

调整音色,和喉头打开及声带闭合的程度息息相关。同样的音高,我们的声带闭合程度和喉头打开程度是可以有变化的,这种变化将改变我们的音色。声带正常的闭合我们的声音相对干净集中一些,而声带闭合的程度不大我们的声音将变得松弛和沙哑。我们常常听到欧美的一些摇滚和爵士的歌唱家会发出一些气泡音。这个技巧其实就是利用声带的快速轮换闭合来完成的。喉头打开的程度大,声音会变得粗壮或者空旷。打开的程度小,声音就变得明亮集中有力。

声音在口腔里的反射点也会影响着音色的变化。反射点靠前,声音明亮尖锐,反射点靠后浑厚雄壮。发声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协作配合,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初学者要不断的练习和磨合,最终才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点。自如的控制和调节发声中的每个环节,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声音。动人的声音才有魅力,有魅力的声音才会动人。我们把发声技巧掌握以后,融入我们的感情,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以情带声。有感情的声音才是有灵魂的声音,才是有魅力的声音。

第四章: 李泽坚推荐歌汇(50首)

……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