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论音乐演绎的忠实性与创造性:以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
 
   
查看大图

论音乐演绎的忠实性与创造性:以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

《论音乐演绎的忠实性与创造性:以贝多芬为例》在符合作品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演奏音响中应该具有“忠实性”与“创造性”。而不是说,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作者以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现象学的理论成果,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忠实性”与“创造性”在演奏过程中的生成机制。认为,“忠实性”同时存在于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三个层次上。动态地看,每一次对作品的正确认识中都含有三个层次;音乐作品的本质属性在历时性中的变化,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音乐作品的“创造性”;具有主体间性的理解结果

  • 商品编号:SJ3295
  • 商品重量:520.000 克(g)
  • 货  号:SJ3295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24
  • 作者: 郏而慷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 9787503949586
  • 出版时间: 2013-11-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140000
  • 页数: 186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25.00
  • 销售价: ¥24.00
  • 节省: ¥1.00
  • 已经有177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00)
app hook
 

【基本信息】:

作者:郏而慷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49586

出版时间:2013-11-1

版次:1

页数:186

字数:140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论音乐演绎的忠实性与创造性:以贝多芬为例》在符合作品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演奏音响中应该具有“忠实性”与“创造性”。而不是说,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作者以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现象学的理论成果,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忠实性”与“创造性”在演奏过程中的生成机制。认为,“忠实性”同时存在于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三个层次上。动态地看,每一次对作品的正确认识中都含有三个层次;音乐作品的本质属性在历时性中的变化,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音乐作品的“创造性”;具有主体间性的理解结果中的差异生成了音乐作品的“创造性”;演奏主体把理解结果予以具体化,生成了可以让人们感知的“创造性”。静态地看,三个层次上的“创造性”同时体现在每一次符合作品本质属性的音响中,动态地看,“创造性”在“现在”理解中生成。忠实性与创造性在理解中生成,相互渗透、融合,并体现在音响中。


【目录】:

绪论 

一、关于忠实性与创造性问题的基本认识 

二、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关于“忠实”问题 

2、关于“创造”问题 

3、存在的问题 

三、本课题研究设想 

第一章 音乐作品的表象分析 

一、作为信息表象的乐谱 

1、曲式分析 

2、《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传承与创新 

二、作为潜在表象的创作背景 

1、创作背景考察 

2、创作背景与作品内涵的关系 

3、创作背景对于认识作品内涵的实际价值 

三、作为直观表象的音响 

1、演绎简史 

2、不同的音响 

小结 

第二章 忠实性生成研究 

一、从普通语言到音乐语言 

1、普通语言 

2、音乐语言 

A、“抽象的具象” 

B、异质异构多—同态对应 

3、对音乐语言的理解 

二、音乐作品的再现意义与表现意义 

1、音乐作品的再现意义 

2、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及其与再现意义的融合 

3、语境生成具体关系——意义 

三、音乐作品的“文本” 

1、“原作”是“无”,“文本”是“徼” 

2、文本的三个层次 

3、“文本”概念的层次转换 

4、“文本”的历时性 

小结 

第三章 创造性生成研究 

一、不同演奏版本的考察 

二、创造性的必然存在 

1、(音响)形式美的生命特征——偏离与回归 

2、不同音响中的“具体同一性” 

三、演奏者的境界 

1、作为先入之见的境界内容 

2、境界内容的体现——个别性文本 

3、个别性文本作为“现在” 

四、创造性的生成过程——选择与建构 

1、内化过程中的选择与建构 

2、外化过程中的选择与建构 

小结 

结论 

一、音乐演绎中的“殊途同归”与“同途殊归” 

二、忠实性与创造性生成的出发点——理解 

三、“意义”和音响表象的辩证统一——“存在”与“存在者” 

四、关于忠实性的可信性验证——本质还原 

五、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六、关于音乐演绎中的相对性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

但是奥尔的话容易引起误会。照此推理,不同时代对同一首作品的演奏就不存在同一性了,那么就意味着两百年前人们对《D曲》理解与当下人们对其的理解完全不同,并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一部音乐作品的“文本”随着作品与演奏者的关系和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允许几个几乎不同的解释存在,那么,究竟还有没有一个可以评判这部作品的演奏标准呢?也就是说,时代在不断发展,因此,具有主体间性的“文本”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发展就意味着量变,量变就会发生质变。猿人到人就是一个发展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难道猿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家族相似的同一性了吗?笔者认为,具有主体间性的认识结果(只)代表着共时性文本的“类加种差”,是一个相对标准。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主体间性的认识结果。但每一个时代的主体间性都是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又做出的新的认识和理解活动,若干个(符合事物本身的)不同的主体间性的认识结果之间就存在着具体的同一性,就如一根胡萝卜,当我们把它切成若干个横切面时,胡萝卜内中的芯也被切断,并存在于每一片胡萝卜中,这些横切面从外表上看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却存在着一样的芯。如果把音乐作品比作胡萝卜,不同时代对它的共识就是一个切片,而若干个切片的同一性总是如胡萝卜的芯一样存在着,这个芯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普遍性认识,也可以说是历时性中的同一性。上述关于人类对于地球万物是“宰制者解释”还是“管事者解释”表面上看不同,但其实存在着人类是地球万物的管理者这一“同一性”。所谓“同一性”就是那使不同的现象发生的同一个原因,即代表着事物的本质。本质是现象产生的根据,现象是本质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显现,它们之间有一个同一性的问题,胡塞尔在一般经验之中所寻找的“同一之物”也就是人们经验之中的“同一性”,即人们的共识。这种共识使人们之间具有了可沟通性,也就是主体间性。但这种共识也只能是从《D曲》诞生到当下为止的共识,它所代表的本质同样只到当下为止,因为人们对《D曲》的演绎还在不断继续。

  从存在论的角度说,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解释并不是一种被动的“观照”、“反映”关系,而是随着演奏者的生存境遇的变化而逐渐变化的存在过程。对于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我们很难说是克莱斯勒在上世纪20年代的录音版本中的理解,还是穆特在2002年的录音版本中的理解更接近“标准”。应该说,他们的演奏同是对《D曲》正确的理解与解释,在普遍性上一致。只是这正确的理解与解释具有不同的时代性罢了。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正是这个意思。因为“人类此在的历史运动就在于:它不是束缚于任何一点上,因此,也绝不可能有真正封闭的视界。视界其实就是我们活动于其中并且与我们一起活动的东西。视界对于活动的人来说总是变化的”①。正是在视界的融合中,过去和现在、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都融为了一体,而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

  由此可以认为,对于那些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来说,我们永远无法穷尽作品的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对作品唯一“正确”的理解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从现时的生存境遇出发,寻求对作品理解的相对标准。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