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严晓星 著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ISBN:9787513405041
出版时间:2013-11-1
版次:1
页数:301
字数:320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为严晓星先生关于古琴及其历史的论文集,收录相关的考证文章17篇,涉及琴谱、琴人、流派、逸事等诸多方面。作者常常注意到前人尚未研究或涉足的方面、人和事,挖掘、补充相关史料、辨析整理,而成为一篇篇考据文章。其掌握史料之全、考据功力之深,在当今古琴研究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内容简介】:
《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从考》收录了作者近些年的十七篇琴学研究论文,《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从考》中论文里,有的是“续考”,有的是“补正”,有的是“零札”,有的是“补说”,从多个方面、多种视角,对尚未引起学界注意、或者尚有探讨余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学术思考。但这些论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作者常常注意到前人尚未研究或涉足的方面、人和事,挖掘、补充相关史料,辨析整理,写出一篇篇有意义的琴学论文来。
【目录】:
研究出自有心人——严晓星《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序 郑祖襄
《广陵散》指法“泼攦”续考
《观光》解题发微
《秋鸿》年代新证
附:姚品文《也说琴曲(秋鸿)的作者》
《捣衣》作者潘庭坚考
“懒仙”“希仙”小考——《琴曲集成》提要补正(二则)
《平沙落雁》年代探隐
“绍兴琴派”零札
尹尔韬史料稽考
附:(清)张沐《皇清赐同进士出身敕授征仕郎内阁办事中书舍人担峰孙公墓志铭》
《我对东皋禅师琴歌之浅见》补正
《弘历观画图》中的琴
高罗佩以前古琴西徂史料概述
此是乔家正始音——“淮阳琴派”史料再考察
《龙吟馆琴谱》补说——兼谈《梅庵琴谱》版本
诸城琴派、梅庵琴派三题
王燕卿任教南高师时间考
与“梅庵”擦肩而过的吴浦云
顾梅羹“主笔”考辨
索引
跋
【书摘】:
宋徽宗……倒是带有某些文人气质,这特别表现在他对待李师师这个“下贱”人物的态度上。李师师则具有一种闺秀风范或小家碧玉的气质,与明末的某些名妓(多位女中豪杰)颇有相似之处。她出身贫苦,来历不凡(据描写当是仙佛谪降),品格超俗,识见过人。她不屑于与商贾相交。在乱世将临时,她及时输财助饷,出家为尼;在金主指名索要她时,她痛斥民族败类而壮烈捐躯。此时她想到的是江山社稷。读《外传》有如读明清之际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陈小怜等人的传记(见《虞初新志》等书)。所以,我怀疑这篇小说像著名的白话小说《水浒后传》、《续金瓶梅》、《说岳全传》等书一样,也是假借宋金之争来影射当时的明清之争的。像这样用各种隐曲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的抗清复明的民族意识的作品,在当时是很多的。
这个结论是很令人信服的。
薛先生还指出,鲁迅虽然将《李师师外传》收入《唐宋传奇集》,却也在卷末《稗边小缀》中明确说“然此篇未必即端义所见本也”,并审慎地将它放在宋人作品的最末;邓之诚在其《东京梦华录注》中更直接说:“其书称谓语气,一望而知为明季人妄作。”可见前贤早已发现了疑点,未尝轻信;只是文人和琴人一样好古,鲁迅、邓之诚的意见都没有受到重视。
鲁、邓二公提出问题,薛先生完成论证,我衷心信服。《李师师外传》孤本见诸记载是十七世纪后期,正式面世却在十九世纪中期,恰为《平沙落雁》开始广泛弹奏的阶段。这一背景下来历可疑的“孤本”中的孤证,有多少可信度呢?《外传》中用“轻拢慢捻”之辞描绘古琴演奏技法,显示作者也许接触过古琴(或者翻看过一些古琴资料),却一知半解,这就符合他为何能写出《平沙落雁》(另外还提到《梅花三叠》与“蛇跗琴”)之名,却又不明白此乃“时曲”了。
……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