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声音【电子版请询价】
 
   
查看大图

声音【电子版请询价】

《声音》一书既总结了过往的研究成果,又开辟了新的领域,国内在访领域尚无出版过可与此著作相提并论的经典作品。作者米歇尔·希翁在国内专业读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全书文笔优美,引经据典,尤其是引用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是一本学术专著具有人文图书的雅趣。

  • 商品编号:SJ3673
  • 商品重量:1050.000 克(g)
  • 货  号:SJ3673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56
  • 作者: (法)希翁 著,张艾弓 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1226353
  • 出版时间: 2013-10-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400000
  • 页数: 439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58.00
  • 销售价: ¥56.00
  • 节省: ¥2.00
  • 已经有178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
app hook

 

【基本信息】:
作者:(法)希翁 著,张艾弓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26353
出版时间:2013-10-1
版次:1
页数:439
字数:400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声音》一书既总结了过往的研究成果,又开辟了新的领域,国内在访领域尚无出版过可与此著作相提并论的经典作品。作者米歇尔•希翁在国内专业读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全书文笔优美,引经据典,尤其是引用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是一本学术专著具有人文图书的雅趣。

【名人推荐】:
声音,是外部世界贯穿我们生命时间的唯一元素。其他诸种都在沉睡时刻中断。声音,永不休止,无所不在。“万籁俱寂”,不过是声音所勾勒的图画。绝对的无声,不仅人为,而且暴力,足以令人疯狂。然而,关于声音,我们知之不多,或一无所知,而且鲜有别致而深入的研究。法国学者米歇尔•希翁著作之中文版的出版将成为一次开启。不是美国学术的“规范”,而是法国思想的诗情和哲理。艾弓晓畅的译文为我们拉开了遮挡声音之谜的帷幕。
——戴锦华
米歇尔•希翁以貌似平凡的“声音”一词命名本书,实际上本书荟萃了各种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在这个简洁而又富于迷惑性的书名下,所有文字都是为了强调与呈示声音物体的复杂性。
——吉尔•格尼(Gilles Gony),载《远望镜》(Téléscope)杂志

【内容简介】:
《声音》勾勒出一个名为“纯声学”的新学科的轮廓。在这门新学科中,声音不再是知觉失谐或“黑暗大陆”的象征,而是应倾听技术及其命名之需而成为建构中的文化客体。作者旁征博引,用各国历代诗人的诗句带来了美妙绝伦的例证。
本书通过梳理有关声音领域不同学科如音乐、声学等的研究现状,本书邀请读者探索我们日常生活领域的声音现象以及文学、音乐与电影领域的声音现象。本书还总结了伴随电话与留声机的出现,声音内涵所经历的历史性嬗变,最后批判性地反思了理论之于实践领域的剧烈动荡的滞后性。

【作者简介】:
米歇尔•希翁(Michel Chion),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与视听研究院(IRCAV)客座教授,也是创作实践者(电影艺术家,“音乐研究小组”作曲家)以及学者、教师、作家。他曾获得(批评家协会颁发的)最佳电影图书奖,并因创作的视听作品而获得唱片大奖以及洛迦诺城市大奖(Grand Prix de la Ville de Locarno)。
张艾弓,巴黎第八(梵森)大学电影系电影暨视昕艺术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床上听到的东西 
1我们不肯定听到的声音/018 
2醒着的印象:围绕维克多·雨果的一首诗/019 
2.1一首诗的逐句分析/019 
2.2苍蝇与大海/023 
2.3内部与外部/023 
2.4形象分量与比例/025 
3是否可以谈论声音图景? /027 
3.1 “声音图景”的概念/027 
3.2连续与叠加/029 
3.3声音与声音的融合/029 
3.4远方的声音/030 
3.5听觉的自我中心主义/032 
4听觉的生成/034 
4.1产前听觉是听觉吗? /034 
4.2没有词汇的儿童与声音/036 
4.3客观倾听的年龄:反射的问题/036 
4.4倾听,牙牙学语和模仿/037 
4.5听觉一发音循环/039 
4.6声音的分割与丢失/040 
第二章不可物化/041 
1 作为声学研究客体的声音/042 
1.1不存在没有介质的声音/042 
1.2声音的传输与速率/043 
1.3频率与幅度/044 
1.4传播,反射,衍射……/044 
2耳朵及其迷宫/046 
2.1平衡性与听力/046 
2.1.1外耳/047 
2.1.2中耳/047 
2.1.3内耳/049 
2.2谐分析理论/049 
3声音的知觉问题/050 
3.1兴奋/感觉模式,韦伯一费希纳定律/050 
3.2音高与频率/051 
3.3幅度与强度,分贝/052 
3.4知觉的时间阈限/054 
3.5声源定位,其易受影响的特征/055 
4倾听有助于更好地听到吗? /057 
4.1遮蔽效应/057 
4.2知觉作为预知知觉或者修复知觉/059 
5声音不可“物化”的十个理由/061 
5.1……因为分歧,假如相信语言,在因果倒置之间……/062 
5.2……因为撕裂,俄尔浦斯的身体,在不协调的学科之间……/064 
5.3……因为处在秩序与混乱的连续性之间……/066 
5.4……一部分声音元素有损害其他、垄断知觉的倾向……/o68 
5.5……因为多数声音是事件性的、偶发的……/070 
5.6……因为面对知觉的黏糊状态难以进行时空隔离……/072 
5.7……因为面对声音采取非感情观察的态度是困难的…… /073 
5.8……因为将我们固执地打发往其他事物,而非自身……/074 
5.9……因为它或许是所有事物中最易受影响的……/075 
5.10……因为它可能不是一个物体……/075 
5.11声音,一个拥有品质与属性的非物体? /077 
6重新构成问题的声音/077 
6.1 可资倾听物体的无限性 /077 
6.2声音的非实体性/079 
6.3听觉窗口与耦合振荡;可物化与不可物化/079 
6.4声音的双重知觉/081 
6.5声音中跨感觉感受的作用:材料、构造、节奏、空间 /083 
6.6光线与声音音高/084 
7一个连续知觉的隐喻/085 
7.1联觉概念批判/085 
7.2通过我们感官的知觉 /089 
第三章人声、词汇与声音/090 
1 作为物化残余的声音或人声/091 
1.1语言不是建立在声音上/091 
1.2语音不是其声源的反映/092 
1.3关于分拣理论/094 
2在声音中倾听人声/096 
2.1 “我只需要声音对我言说” /096 
2.2倾听的拟人化倾向? /099 
2.3声音与人声的连续 /100 
3词汇与声音/101 
3.1振动的消失/101 
3.2象声词,语言与倾听/103 
3.3某一语言的特别象声词;克拉底鲁主义/104 
4不去听/107 
第四章埃尔格听觉论/110 
1声音场景:表演者还是听众? /111 
1.1三个男人在一个车站/111 
1.2埃尔格听觉的奥秘/114 
1.3倾听的反击(r6torsion) /116 
2埃尔格听觉与声音反馈/118 
2.1发声者与接收者/118 
2.2埃尔格听觉作为反馈调节器/119 
2.3我们内部与外部发出的声音部分或全部选择性遗忘/120 
3听觉一发音循环/121 
3.1“自听说”是自足的存在吗? /121 
3.2声音镜像/123 
4.《闪灵》效果” /124 
4.1 自听“做”(s’entendre‘faire’) /124 
4.2令大路歌唱/126 
4.3启动者/127 
4.4与位移相联系的埃尔格听觉陷阱/128 
5埃尔格听觉循环中的新事物/129 
6在做与听之间:命名/131 
第五章声源线索/136 
1声音的两个极点/137 
1.1铃铛与叮当:造访马塞尔·普鲁斯特/137 
1.2声音与空气/139 
1.3弓弦和音符/140 
1.4与声源链接的声音:声音的有形化指标 /141 
1.5纯概念的声音,存在“数字化”的声音吗? /141 
2应该封闭声音吗?/147 
2.1声音的场所,声源的场所/147 
…… 
第六章声音的力量 
第七章在倾听复合过去式的永恒中 
第八章一个分裂的世界 
第九章中断 
第十章视听联姻 
第十一章声音的描述与分类 
第十二章建构声音 
参考文献 
名词翻译对照表 
人名翻译对照表

【书摘】:
基于同样的主题,马拉美长篇大论地评论了托马斯·德·昆西对莎士比亚剧中著名一幕的批评:其实这是指莎士比亚《麦克白》第三幕第11场中紧随国王邓肯(Duncan)死去的敲门声之后的大段独自。正是针对这个冲突,昆西写了一篇文章: 
看门人从宿醉中醒来,听到夜深人静时分传来敲门声:“这里确实有敲门声”(Here’s a knocking indeed),看门人猜测敲门人的身份——一个农夫?一个英国裁缝?——他描述的敲门人恰好是“模棱两可”(equivocator)的。门上出现的声音,确实可以在不同的意义上猜测。 
因此,托马斯·德·昆西用时间的摇晃阐释这种敲门声,因为对国王的谋杀在静寂之中完成,麦克白甚至“没能祈祷一声”。 
针对盛大的葬礼,这位英国作家写道:“当人们如此突然地听到从舞台传出的车轮声将死亡般的宁静打破,等于被告知过渡性的场景刚刚解体,人们认识到,基于如此充满动人的人性价值,存在停顿和完全悬置的感觉将毫无容身之所,此时此刻,悬念终止,生命列车突然重新启动。”(马拉美译自英文) 
按照昆西的看法,敲门声开启了一个魔法,“人在地狱中经历着潮汐”(l’humain exerce son reflux SUr l’infernal)。实际上,反过来说不也一样成立吗?门上传来的敲门声在深夜中被听到,这不也是相距地狱不远吗? 
伯格曼的影片《犹在镜中》(A travers la miroir,1961)中,女主角卡琳(Karin,哈丽特·安德松[Harriet Anderson]饰演)在与弟弟散步途中突然停下脚步说:“注意!你听到没有?一只布谷鸟的叫声。”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