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系列: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本科教材系列
作者:王建民 主编,徐超铭 编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9787806929483
出版时间:2014-6-1
版次:1
页数:137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本科教材系列”正是为完善我们学科体系与教材建设所作的努力与探索。系列教材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各乐器的独奏训练教材;二是重(合)奏教材。内容包括练习曲、传统乐曲、现代乐曲、协奏曲、移植乐曲以及重奏乐曲等各方面,分门别类出版。其中最重要的是练习曲教材编写,强调必须是“原创”。我们期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出齐一整套完整的为教学所需的练习曲集。这将是一个艰巨的工程。然而,只要我们的学科团队齐心协办,共同努力,一定能完成此宏伟目标。
【目录】:
1.送茶(笙独奏曲)
2.林卡月夜(笙独奏曲)
3.放鸭的小姑娘(笙独奏曲)
4.朝元歌(笙独奏曲)
5.晨曦渔谣(笙独奏曲)
6.乐园嬉戏(笙独奏曲)
7.故乡行(笙独奏曲)
8.布谷鸟(笙独奏曲)
9.小重山(低音笙独奏曲)
10.静夜思(笙协奏曲)
11.远草赋(笙独奏曲)
12.唤凤(笙独奏曲)
13.笙之舞(笙独奏曲)
14.诙谐曲(笙独奏曲)
15.湘江之歌(笙独奏曲)
16.满江红(笙独奏曲)
17.苏武牧羊(笙独奏曲)
18.阳关三叠(笙独奏曲)
19.秋情(笙与弦乐队)
20.绿——纯五度练声曲(为键笙和钢琴而作)
21.吹起芦笙唱丰收(芦笙独奏曲)
22.欢乐的畲家(芦笙独奏曲)
23.苗岭连北京(芦笙独奏曲)
24.赞歌(芦笙独奏曲)
25.寨节(芦笙独奏曲)
26.山曲(芦笙独奏与齐奏)
【序言】: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器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各大音乐艺术院校的民族器乐表演专业蓬勃发展,许多综合类大学也纷纷开设了民族器乐表演专业,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学习民族器乐的青少年学生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与愿望。至此,民族器乐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态势,这无疑是有益于我们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然而,纵观全局,无论从学科建设、教学方法、表演观念及专业水平等各方面来看,各地区、各院校及各乐种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从历年来我院的招生考试状况及各地专业选手参加全国各种比赛时的表现差异便可得到印证。
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是保证该专业良好发展的必备基础,其中教材建设乃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纵观西洋传统乐器表演专业的教材,历经几百年的积淀,其曲目数量浩如烟海,有数不清的练习曲、乐曲及协奏曲可供选用,因此,专业教学方面(特别是技术训练)只是如何合理地“选材”和“配餐”的问题(当然也存在中国教材建设的问题)。而民族器乐表演专业的教材,无论从哪方面与钢琴、小提琴等相比较,仍显得少之又少。这种现状,无疑极大地妨碍了该专业学科向纵深化、科学化、体系化方面的发展。以笔者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第一二胡狂想曲》来说,当时属高难度曲目,时至今日,就连附中的孩子也能熟练驾驭(指技巧方面)了。那么,产生的问题就是,当我们的专业技术在突飞猛进时,我们有否足够的曲目量来改变目前“粥少僧多”的局面?每当一首新的高难度乐曲产生时,我们有否专门的练习曲来攻克其技术难题?当我们的学科专业布局已普遍形成从附中(小)、大学到研究生几个阶段模式时,我们的教材能否系统“分级”,合理、科学地适应不同层面的教学所需?我们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学在教材使用上,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
这套“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本科教材系列”正是为完善我们学科体系与教材建设所作的努力与探索。系列教材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各乐器的独奏训练教材;二是重(合)奏教材。内容包括练习曲、传统乐曲、现代乐曲、协奏曲、移植乐曲以及重奏乐曲等各方面,分门别类出版。其中最重要的是练习曲教材编写,强调必须是“原创”。我们期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出齐一整套完整的为教学所需的练习曲集。这将是一个艰巨的工程。然而,只要我们的学科团队齐心协办,共同努力,一定能完成此宏伟目标。
此系列教材得到上海音乐学院领导、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海市教委音乐表演专业教育高地的经费资助及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