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系列:苏州大学艺术学优势学科建设学术文库·艺术理论系列丛书
作者:周晨 著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207233
出版时间:2014-3-1
版次:1
页数:171
字数:260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周晨编著的这本《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从文化生态的衍变来观照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认真地将中国动画电影放到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语境及文化生态中加以仔细考察研究,即通过相关的历史性梳理、回顾和分析研究,努力描绘、揭示中国社会不同时代文化生态现实与相关动画电影发展之间有机相关的现象及原因,审视在其所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因素组成的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中考察中国动画电影在题材内容选择、艺术审美风格走向和发展观念流变等方面的历史进展。
【内容简介】:
《艺术理论系列丛书:文化生态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引入文化生态观念来研究中国动画电影80多年的历史进展,深入考察分析其不同文化生态历史阶段与动画电影的相生相关,将中国动画的艺术研究和产业研究、文化研究和生态研究、作品研究和历史研究都尽可能很好结合起来并引入全球视野,使中国动画电影历史进展的经纬脉络更为清晰而全面。作为一次富有创新性的科研尝试,获得了不少全新而不乏积极意义的认知成果。特别是将被国际同行赞誉的“动画中国学派”源起时期的代表作前移至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这对于关注并认识中国动画电影在艺术与商业方面努力实现完美结合的历史与经验,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很好的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基本观点与主要方法
第一章中国动画的学步与发展(1926—1948)
第一节相对“自在”的早期电影生态
一、政治动荡中的文化自在
二、相对纯粹商业语境下的商业电影实践
第二节动画电影的本土化
一、“动画开山尊万氏”:“拿来主义”的模仿阶段
二、“抗日宣传立奇功”:动画电影本土化的第一步
第三节《铁扇公主》:商业美学的先行者
一、商业美学的成功起步
二、跨越时代的“动画真经”
第二章民族化动画的别样辉煌(1949—1978)
第一节高度自为的文化生态
一、电影国有化与“事业动画”的发展
二、“单位”里的艺术家
三、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确立与影响
第二节美术片:民族化的别样辉煌
一、“美术片”的起步与探索发展
二、“文变染乎世情”的动画电影创作
三、民族化探索的历史思考
第三节《牧笛》:最具民族风情的7K墨动画极品
一、清新古雅的诗意空间
二、笔墨意趣:汲水墨之精神,济丹青之灵韵
三、中国文化的独特名片:“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第三章中国学派的固守与式微(1979—1994)
第一节中国电影的变革与突围
一、文化转型中的电影变革
二、理论改革引领实践创新
三、电影体制的现代建设
第二节美术片的文化守成
一、温水里的青蛙:体制变革中的美术片
二、文化守成带来的“异养”匮乏
第三节《天书奇谭》:民族动画现代化的“盗火者”
一、锐意翻新的剧作典范
二、讽刺与狂欢的动画情趣
三、民族性的现代表达
第四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化进程(1995—2010)
第一节与狼共舞: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
一、中国电影全球化“门开一隙”
二、从“以小搏大”到“守护文化版图”
三、电影政策:平台与助推器
第二节围栏下中国动画电影的成长
一、《宝莲灯》:好莱坞动画大片启蒙下的产业化尝试
二、政策给力:助推中国动画电影厚积薄发
三、新世纪动画电影:方兴未艾泥沙俱下
第三节围栏里的“招财羊”:《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系列
一、原创的动力
二、营销至上打造品牌
三、稳健的产业链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浴火涅槃——中国动画十年发展路(2001—2010)
附录二:浮华背后:2011—2012年度动画电影市场发展分析
附录三:超越梦想:中国动画电影与奥斯卡最佳动画的距离
后记
【书摘】:
电影是一项产业,这个产业同时也具有艺术的特质,这两种气质胶合的结果,就是民营电影所呈现的面貌。民营电影公司为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经济保障商业化的性质和商业化的运营形式,使民营电影公司的生存适应了市场,保证了它的经营时间尽可能长。电影的商业化属性使民营电影在抗战来临时就开始寻求稳妥的生存之道。不论是顺从于左翼电影工作者的引导,还是响应“国防电影”运动的号召,抑或是在战争全面爆发后的转型,因为观众是票房的主要盈利资源,政府又握有生杀大权,所以不论是政府的压力,还是民众的需求,民营电影公司都不能忽视。客观上说,“中立”也是抗战时期民营电影生存的最好途径。在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力量的争取下,在国民党政府不准宣传抗日政策的压制下,时而制作配合抗日民主运动的影片,时而拍摄迎合小市民情趣,逃避现实的新片,民营电影公司随着政治力量的强弱变化而摇摆。其结果,是民营电影在战争期间仍能尽可能地存活,电影的艺术特质得以保留,中国电影产业的运营始终以完善的体系构成维持着进步。所以虽然中国电影早期战乱频频、烽火连绵,社会的政治经济局面混乱无序,好莱坞电影的冲击肆无忌惮,但中国民族电影工业仍然艰难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出现了一大批经典影片,形成了“受到中国观众广泛认同的社会、家庭、政治伦理情节剧的传统和具有鲜明东方美学风格的文人电影传统,以及与中国政治具有密切联系的左翼电影传统”。
……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