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声乐<第2版>(上册)——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查看大图

声乐<第2版>(上册)——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声乐(上册)(第2版)》针对师范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趋势,选择内容、设计体例、确定呈现方式,力求突出本教材的适宜性与实用性。《"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声乐(上册)(第2版)》重点介绍声乐基础,适合师范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低年级学生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歌唱的基础知识、发声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发声练习曲目以及教学参考曲目。每首曲目都附有演唱提示和作品分析,既便于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自学和自我练习。

  • 商品编号:SJ4611
  • 商品重量:800.000 克(g)
  • 货  号:SJ4611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38
  • 作者: 陈华,鲜穗珊,刘兵 主编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3178667
  • 出版时间: 2014-8-1
  • 版次: 第2版
  • 字数: 625000
  • 页数: 326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39.80
  • 销售价: ¥38.00
  • 节省: ¥1.80
  • 已经有323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0)
app hook


 

【基本信息】:

系列:"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陈华,鲜穗珊,刘兵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178667

出版时间:2014-8-1

版次:2

页数:326

字数:625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声乐(上册)(第2版)》适合师范教育、学前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使用,旨在提高学生进行声乐实践和开展声乐教学的能力。

 

【内容简介】: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声乐(上册)(第2版)》针对师范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趋势,选择内容、设计体例、确定呈现方式,力求突出本教材的适宜性与实用性。《"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声乐(上册)(第2版)》重点介绍声乐基础,适合师范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低年级学生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歌唱的基础知识、发声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发声练习曲目以及教学参考曲目。每首曲目都附有演唱提示和作品分析,既便于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自学和自我练习。

 

【目录】:

第一单元认识声乐 

第一课歌唱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课歌唱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征 

第三课歌唱方法的种类及声乐作品体裁 

第二单元声乐基础 

第一课歌唱器官及其作用 

第二课歌唱的正确姿势和心理准备 

第三课歌唱的呼吸及训练 

第四课歌唱的发声及训练 

第五课歌唱的共鸣及训练 

第六课歌唱的咬字、吐字及训练 

第七课歌唱的卫生及保健 

第八课常见的错误发声方法及纠正 

第九课歌唱作品的艺术处理 

第三单元发声练习 

第一课发声练习的目的与要点 

第二课发声练习的作用 

第三课发声练习的要求 

第四课常用的发声练习 

第四单元教学参考曲目及演唱提示与作品分析 

第一部分一年级教学参考曲目 

一、中国部分 

花非花 

问 

金风吹来的时候 

长城谣 

思乡曲 

桃花谣 

故乡的小路 

康定情歌 

龙的传人 

大海啊,故乡 

我家在中国 

二、外国部分 

雪绒花 

红河谷 

平安夜 

摇篮曲 

在路旁 

四季歌 

小路 

夜莺 

黑眼睛的少女 

土拨鼠 

多瑙河之波 

三、儿歌部分 

小种子 

小星星 

上学歌 

两只小象 

第二部分二年级教学参考曲目 

一、中国部分 

爱在天地间 

摇篮曲 

嘎哦丽泰 

点绛唇·赋登楼 

…… 

第三部分三年级教学参考曲目 

第四部分四年级教学参考曲目 

第五部分五年级教学参考曲目 

第六单元合唱教学参考曲目及演唱提示与作品分析

 

【书摘】:

美声唱法要求母音一致、吐字清楚;美声唱法要求声音连贯;美声唱法要求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美声唱法要求声情并茂。这六点是美声唱法的重要内容,是学习美声唱法的人必须严格遵守,而且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很可能是不完全和不完美的美声唱法。

(二)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我国民族传统唱法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可上溯到秦汉、唐宋或更早。它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以甜、脆、亮、宽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数千年来,它积累了浩瀚的曲目,继承和吸收了传统戏曲、曲艺、民歌的演唱精华,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民族唱法的演唱形式和鲜明的风格特点。 

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因此,在群众中已深深扎根,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传统的民族唱法以真声为主,大多采用腹式吸气法,其特点是气吸得深,但量少,而形成的吸气管道比较长,不利于高、中、低声音的统一。共鸣以头、鼻腔共鸣为主,辅以喉、咽、口腔,加上少量的胸腔。形成一个上至头腔、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的共鸣通道,以求达到最佳的像戏曲的亮点共鸣效果。民族新唱法由于借用了美声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吸气量足,易于控制,高音区主要以头控共鸣为主,增加了真假声的混合,发出来的声音洪亮、集中、穿透力强。以适当地运用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增大音量,加大民族声乐的震撼力和艺术表演力。 

(三)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又叫流行唱法,是指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自然嗓音与电声乐队结合而成的并十分注重表演性的一种演唱方法。其特点是:歌曲风格具有平民化的本质;轻松自如的情感表现重于一切;自由的歌唱方式;轻松自如的舞台表演形式;使用现代电子音响设备和电声乐队;华丽的舞台装置等。 

欧美通俗演唱方法,主要是用富有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来体现。同时,继承了严肃音乐一部分的发声状态。比如真假声转换、高音华彩部分、跳跃技巧、连续跨越八度音区的声音展现。欧美通俗演唱方法,还会经常采用哑音、呐喊、装饰音、滑音、抽泣、假声包括一些气声的特殊运用,来演绎歌曲的忧伤、悲泣、真挚、委婉、激情等。利用肢体语言融合节奏的表现形式,运用混声、和声、不规则人声,进行有声或无伴奏伴唱,使一些并不复杂的旋律,变得富有色彩,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中国通俗唱法的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