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怎样听一首名曲
 
   
查看大图

怎样听一首名曲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 商品编号:SJ4832
  • 商品重量:600.000 克(g)
  • 货  号:SJ4832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35
  • 作者: 吴玫 著
  •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 9787531669319
  • 出版时间: 2015-5-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170000
  • 页数: 303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精装
  • 市场价: ¥38.00
  • 销售价: ¥35.00
  • 节省: ¥3.00
  • 已经有177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00)
app hook
 


【基本信息】:

作者:吴玫 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69319

出版时间:2015-5-1

版次:1

页数:303

字数:170000

开本:32

用纸:胶版纸

包装:精装


【推荐】:

  本书不是一般的散文集,配有大量珍贵的资料图片,作曲家照片,更有实际说服力。每篇篇幅不长,篇与篇之间联系不大,给读者很大的想象以及自我发挥的空间,与作者一道,每天欣赏一场古典乐音乐会,每天做一次音乐之旅,带着书本游历音乐圣地,何乐而不为!书中大量的古典乐,或许读者之前都没听说过,读完此书,你将受到一次音乐的洗礼,或许会因此爱上古典乐,试图去听一下,这种感觉在我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非常强烈,想必各位的感受会和我一样。


【名人推荐】:

一曲当时非寻常


实在不得不佩服本书作者驾驭古今、博闻强识以及超然物外、体验入微的描写手法。这本融汇古典音乐之最高峰经典作品的集合之作,让人读来爱不释手,有种亲临现场,一睹为快、一听为快的冲动。

本书以古典音乐欣赏为主线,分四个部分记录了作者聆听古典乐之中、之后的一些感悟与心得。内容如小溪流水般浸润人心,让读者如沐春风,如听细雨,如品香茶。书中记录了大量西方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包括作品创作年代、作曲家生平轶事、作品的创作内涵等,是一部集专业性、美学性、创造性以及想象于一体的散文诗歌体音乐赏析读本。

书中四个部分分别为:现场回声、影像拾遗、唱片余韵和旅途寻声。现场回声中,作者记录了自己亲临上海几场音乐盛典、古典音乐会的心得,主要是对几位现代青年音乐表演人对古典音乐的自我诠释做了细致分析,对中国当代以及国外当代音乐人的欣赏和肯定。无论是少年得志的王健,还是嗜乐如命的王羽佳,都是当代非常杰出的青年音乐人,作者在聆听之余,不免深深感叹,古典音乐与当代音乐人的结合,更富有表现力,将当代人那种特有的情绪融会贯通于古典乐之中,别有一番风味;影像拾遗主要是对几部经典电影中的背景音乐以及插曲等做了细致分析,包括《深海蔚蓝》、《时光倒流70年》等经典电影,还有《入殓师》、《沉默的羔羊》等,针对里面的背景音乐与电影场景进行对比分析,作者对这种安排有褒有贬,总体上肯定了电影和古典乐的交融;唱片余韵则是从创作背景入手,听名曲,回忆创作者的作曲故事,体会作曲家那种命运多舛、饱受折磨的人生,以及融经历于作品中的那种无奈感、沧桑感,读来催人泪下,尤其是勃拉姆斯三部小提琴奏鸣曲,道尽了他对师母克拉拉的相思之情,那种欲说还休的感情,那段纠结无果的佳话,剪不断理还乱,万千情丝全在曲子里;旅途寻声,顾名思义,自然是作者游历欧洲各名胜古迹时,想到其与古典音乐之间密切的联系,作曲家在如许地点灵感突发,进而思绪如泉涌,大笔一挥,写成享誉世界、至今绕梁千百回的经典之作。人杰地灵、地灵人杰,说的大致就是如此。想必读者都已经跃跃欲试,想去体验一把音乐之旅了吧。

全书不像普通的文化之旅,全是对事实的平淡记录,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赏乐心得。4个部分各具特色,写出了作者自己对欧洲古典音乐无限的热爱、无比的痴迷之情,写的如泣如诉,娓娓道出了古今中外对古典乐的阐释。音乐无国界的主题在字里行间彰显无疑,笔触感人,极富感染力,是一部情感之作,流淌着无限情丝,极具催化作用;本书也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参考资料,书中很多有关音乐史、音乐赏析法、古典乐作曲知识的内容想必是广大乐迷的最佳选择。

本书不是一般的散文集,配有大量珍贵的资料图片,作曲家照片,更有实际说服力。每篇篇幅不长,篇与篇之间联系不大,给读者很大的想象以及自我发挥的空间,与作者一道,每天欣赏一场古典乐音乐会,每天做一次音乐之旅,带着书本游历音乐圣地,何乐而不为!书中大量的古典乐,或许读者之前都没听说过,读完此书,你将受到一次音乐的洗礼,或许会因此爱上古典乐,试图去听一下,这种感觉在我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非常强烈,想必各位的感受会和我一样。

古典音乐是美的,本书的内容更美。书中大量的修辞,大量的美妙相信,融入了作者的智慧与感情。绝对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还在等什么?一茶一桌一椅,一张古典乐唱片,一台留声机,再加一部古典乐散文,人生足矣。


【内容简介】: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作者简介】:

  吴玫,1985年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做过5年语文老师,后在企业做过5年行政管理,1996年开始一直在目前供职的报社工作,从记者、编辑、部主任一直到现在主管编辑业务的副总编,管辖有《上海中学生报》《少年日报》《当代学生杂志》和《好儿童》杂志等两报两刊。


【目录】:

第一章现场回声 

00220秒钟的静默 

—意外的收获 

006《音诗》,一个二流作曲家的水墨情怀 

010一生与成名作多么合拍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013丝绒与裂帛 

—门德尔松和巴托克 

017人类的少年之声 

—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020你喜欢谁谁就是最好 

024祖克曼,从坏孩子蜕变而来 

027变奏的无尽可能 

—《洛可可主题变奏》变成中提琴版后 

030各有所长,又配合默契 

—德国汉谢尔弦乐四重奏乐团 

033空白处意蕴更深长 

—听孙颖迪弹李斯特《A大调钢琴 

协奏曲》 

037和大提琴组合成了一把弓 

040嘘,音乐来了 

—斋藤纪念乐团 

043圆润中带沙哑,悠长里携犹豫 

—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 

046外表狂放不羁内心温情脉脉 

—我听普罗科菲耶夫 

050室内乐应该放在哪里? 

—听维也纳爱乐音乐平台室内乐 

团音乐会有感 

054弹钢琴时,王羽佳的一双手是恋爱 

中的男女 

058悲歌一曲明心性 

—布鲁赫《希伯来的晚祷》 

061唯愿初心永迷离 

—西贝柳斯《芬兰颂》 

065最高级的炫技是在中规中矩中弹出个性 

069热闹的李传韵幽幽的琴声 

072漫不经心的忧郁 

—听陈锐演奏维尼亚夫斯基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075看着指挥家的表情 

—美国国家交响乐团 

078留给乐迷长久的温暖 

—听王健拉琴 

082真累啊! 

—听洛林·马泽尔指挥英国爱乐乐团 

086眺望下一场音乐会 

—魔笛高威 

090空悲切,年华老去体会深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 

093美好的回声 

—听秦立巍演奏《逝去的时光》 

096至少一个晚上的温暖 

—听米沙·麦斯基拉琴 

099蓦然遇见《阿佩乔尼奏鸣曲》 

103陈萨的音乐世界 

106都是第二乐章 

—高德马克《小提琴协奏曲》 

109聆听,也是艰难而甜蜜的漫长旅途 

—听朱晓玫弹《哥德堡变奏曲》 

112《诺玛的回忆》:李斯特的寄情之作 

116听懂斯特拉文斯基,真难 

120“那只能是我?”不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 

124片段 

—听柏林爱乐乐团在上海的音乐会 

第二章影像拾韵 

130慰藉所有的情绪 

—亨德尔《请让我哭泣》 

134命运面前,没有最后的胜利者 

—贝多芬《升c小调四重奏》 

138圣母颂,圣母颂 

—舒伯特、巴赫及弗雷 

141大悟的觉悟 

—日本电影《入殓师》这样妙用古 

典音乐 

144始于舒伯特终于勃拉姆斯的姐弟恋 

148全都是对祖国和故乡的幻想、思念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152谁向谁道歉? 

—兼谈《独奏者》中出现的古典音 

乐作品 

156这一次负责救赎 

—《沉默的羔羊》为什么选用《哥 

德堡变奏曲》? 

160越浓烈越破碎 

—塞缪尔·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 

163那些为情所困的女伶 

第三章唱片余韵 

168与天堂只有一步之遥 

—门德尔松的音乐 

175卡拉扬的那一眼 

179听一耳朵就记住了 

—巴赫康塔塔第156号 

182哈西德,念念不忘 

—他的柴可夫斯基《旋律》 

185活泼泼的《图画展览会》 

188她们都叫杰奎琳 

192好像写给一个人的旋律 

—勃拉姆斯三部小提琴奏鸣曲 

196润如酥的牛毛细雨 

—萨蒂《裸体舞者》 

200始于悲伤忧郁终于悲欣交集 

203岁月淹没不了的 

—阿尔比诺尼《柔板》 

206帕格尼尼的余韵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或者 

《帕格尼尼主题幻想》 

210帮我们捡回日常的幸福 

—帕海贝尔《卡农》 

213诸般情感汇聚成《美国四重奏》 

216心里总为格里格留一个位子 

—《培尔·金特》 

220总有一扇窗里亮着灯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 

224把诗剧用音乐化解得丝丝入扣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 

228水一样追远往昔 

—钢琴大师布伦德尔说莫扎特 

232没有音乐,勃拉姆斯怎么办? 

—勃拉姆斯《a小调小提琴、大提 

琴双重协奏曲》 

235用一生与死亡讲和 

238难忘的酸涩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241花自飘零水自流 

—肖邦和乔治·桑 

244音乐就是这么有意思 

—听费舍尔·迪斯考唱《野玫瑰》 

247值得一听再听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250布鲁克纳站在夹缝处 

254请让我固执:就是喜欢马九 

258在命运长河里寻找幸福的瞬间 

—柴可夫斯基《悲怆三部曲》 

261最昂贵的结婚纪念日礼物 

—鲍罗丁《夜曲》 

264耳朵因巴赫变得高贵起来 

269这些乐章是莫扎特的精髓 

第四章旅途寻声 

276偏见的代价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280卡拉扬的萨尔茨堡 

283听着马勒走进天鹅堡 

287点燃了阿尔伯特音乐厅 

—《威仪堂堂进行曲》 

291旅途中的音乐清单 

294沿着伏尔塔瓦河寻找斯美塔那 

298自然中听来的仙乐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301清浅也能永远动人 

—马斯奈《沉思》


【书摘】:

花自飘零水自流—肖邦和乔治·桑肖邦《夜曲》的音乐气质,无需多言,尤其是最著名的《升F大调作品15之二》,犹如浸透了眼泪的手帕,眼泪里即便全都是忧伤也是因为思念太苦,而不是怨愤,所以,极适合充当传情物。钢琴家尼克斯一弹再弹肖邦的这首《夜曲》,只有自己弹奏过才会有这样的感悟:“外界的光及温暖渗透心头,装饰的滑音像蜘蛛丝般缥缈地围绕着我们舞蹈。”听这样的音乐跑步,脚步会不会踉跄?于是,后来只在家里听《夜曲》。我试过初秋的午后躺在床上听《夜曲》,窗外秋雨淅淅沥沥,里外一呼应,能搅翻最镇定的人一腔烦心事—奇怪的是,一张鲁宾斯坦的《夜曲》走完,心情要比按响音响时疏朗许多:原来,忧伤的艺术不会让人更加忧伤,悲剧因此成为千百年来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样式。 

音乐就是这么有意思—听费舍尔·迪斯考唱《野玫瑰》用一生歌唱舒伯特作品的经验来演绎这一首舒伯特作品中的小品《野玫瑰》时被费舍尔·迪斯考唱成了一个悠长的故事:看见玫瑰、爱上玫瑰、摘下玫瑰以后。尤其是他唱到这首歌曲的高潮叠句“玫瑰玫瑰,野地里的玫瑰”时,三段一样的歌词一样的曲调,费舍尔·迪斯考硬是唱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联想空间,结束在“明年花开季节我会在何方”的忐忑和依恋中。同样的高潮叠句,由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少年们唱来,则是“开得漫山遍野的野玫瑰,会一年又一年”,完全不一样的况味—音乐就是这么有意思。 

布鲁克纳站在夹缝处谁说不能?布鲁克纳的英雄气概在他的《第六交响曲》里张扬得淋漓尽致。都说《第六交响曲》是布鲁克纳最大胆的作品,意指这是少有的一部布鲁克纳未作修改就定稿的作品吗?我觉得不如说是布鲁克纳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袒露在了这部作品里。当小提琴以紧张、悸动的旋律引出第一乐章的主题时,我仿佛嗅到了布鲁克纳的愤懑:心里是清楚自己分量的,却因为踏上乐坛就向众人示弱,以为这样能得到认可,却是一步比一步踏得虚空。他只有在这部由着自己性子的作品里嘶叫几声,也不知道这嘶叫能不能让公众听到?!于是,很挣扎,很矛盾,很踌躇—来来回回的主题在迷乱中变得清晰,我抬起手腕偷偷拭去眼角的泪。在随后的乐章里,我被布鲁克纳忽而坚定忽而飘忽的态度撕扯得非常痛,也非常痛快,好在最后的音符落在足够的信心上,这让我开心,尽管知道,这只是在作品里,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会让作品以外的布鲁克纳依旧徘徊,我还是开心,像布鲁克纳这样连鱼都不会吃的人,不就是活在音乐里才会光彩夺目吗?只是,直到今天,布鲁克纳的光泽还悠远得只有有心人才见识得到。 

请让我固执:就是喜欢马九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他本人是否愿意接受我不知道,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伯恩斯坦最伟大的身份,是音乐教育家。看一遍《打鼓的小男孩》吧,在片中,伯恩斯坦以他超强的口头表达,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把马勒从一个纯粹的作曲家还原成踯躅的、颟顸的、愁肠百结的、踌躇满志的丰满的人。正是这部《打鼓的小男孩》,让我觉得马九中所谓的死亡气息,其实是在讲述一个在人间与神界之间灰色地带上徘徊的故事。没有几个人能将这种冥晦的状态如此真切清晰地表达出来,文字尤难。就是音乐家,也没有几个能够做到,但马勒做到了极致。马勒以他天赋的异禀,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让我们一见彼岸的微光,那里,不是地狱,所以我们喜欢听马勒的音乐;那里,也不是天堂,所以马勒的音乐里遍地都是忧伤—这种异常清晰的浑沌,伯恩斯坦领会得最好也表达得最好。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