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丛书【电子版请询价】
 
   
查看大图

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丛书【电子版请询价】

《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是一本带有电影声音创作、电影声音和录音指导的实践应用型专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周新霞:后期导演眼中的电影声音、胡宗:电影美术与声音、战海红:电影剪辑眼中的电影声音、徐栋:海派剪辑师眼中的电影声音等。

  • 商品编号:SJ5004
  • 商品重量:850.000 克(g)
  • 货  号:SJ5004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56
  • 作者: 詹新 编著
  •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ISBN: 9787106046071
  • 出版时间: 2017-1-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300000
  • 页数: 359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58.00
  • 销售价: ¥56.00
  • 节省: ¥2.00
  • 已经有348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0)
app hook


 

【基本信息】:
系列: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丛书
作者:詹新 编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9787106046071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页数:359
字数:300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是一本带有电影声音创作、电影声音和录音指导的实践应用型专著。

【内容简介】:
《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的上半部分,采访了当下活跃在中国电影录音领域的专业录音师,看简历,就知道他们都是国内一线和顶尖的电影录音师,而且,谈的都是一些“干货”,一线的电影声音创作体会和经验。采访、对谈的有:王丹戎,中影集团专业录音师,题目《电影声音焦点》;王乐文,八一电影厂专业录音师,题目《战争影片中的声音》;吴凌,中影集团专业录音师,题目《声音后期》;顾长宁,西安电影制片厂专业录音师,题目《同期录音》;陶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专业录音师,题目《跨国电影声音创作》;詹新,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专业录音师,题目《声音作为电影语言》;魏俊华,中影集团拟音师,题目《拟音师心中的电影声音》。
同时,《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的下半部分的访谈对象,则完全是活跃在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界的著名专业人士和精英,具有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和知识,作者瞄准了与上述录音师合作过的导演、摄影、美术、作曲、剪辑等相关艺术家,让他们谈电影其他领域的创作,谈各自的电影创作与电影声音创作密不可分的感受,讨论制作创作中,对电影声音、音乐、录音创作的认识和感受。

【作者简介】:
詹新,著名的“第五代”录音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录音师。与“第三代”导演、“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以及香港、海外电影人合作,获奖颇丰。代表作品:《阙里人家》《女足9号》《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红河谷》《兰陵王》《三毛从军记》《高考1977》《人在囧途》《上海王》等等。现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授、一级录音师。

【目录】:
王丹戎:电影声音焦点
王乐文:战争影片中的声音
吴凌:声音后期
顾长宁:同期录音
陶经:跨国电影声音创作
詹新:声音作为电影语言
魏俊华:拟音师心中的电影声音
宁瀛:我不是从录音专业转行做导演
关锦鹏:电影——导演心中的安全之所
吴贻弓:电影导演眼中的电影声音
胡雪桦:海归导演的中国电影梦
侯咏:电影摄影眼中的电影声音
张建亚:类型片导演眼中的电影声音创作
苏隽杰:电影作曲与电影声音
郑大圣:电影“音声”为何物
周新霞:后期导演眼中的电影声音
胡宗:电影美术与声音
战海红:电影剪辑眼中的电影声音
徐栋:海派剪辑师眼中的电影声音

【序言】:
空间回荡与听觉享受——《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访谈专著序 口述,是最自由的表达和倾诉的形式。 以访谈的文体形式出现,通过口述形式,加之文字方法进行艺术创作阐释的专著已经比较常见。 访谈没有了书写文章的繁琐结构,语言则有更自如的直接和更无拘束的展现,完全是信马由缰、娓娓道来,具有更多的生动感、亲切感、独特性和交流感。 访谈,具有非常鲜明针对性的文体形式,在最终呈现方式上,直接地回答提出和讨论的问题,因其较强的针对性,语言也会非常犀利、直意抒怀。 詹新现在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曾是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78班(电影录音专业)的同学。他先是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做专业的电影录音师,拍摄了许多非常好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具有非常丰富扎实的电影声音技术和声音艺术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作者的构思非常巧妙,有多年的电影声音(录音技术与艺术)的创作经历,到上海戏剧学院专门从事声音教育工作,在其自己的声音教学和创作中,善于用声音的丰富变化,表现影像的多样风格。 《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是一本带有电影声音创作、电影声音和录音指导的实践应用型专著。 这本书的上半部分,采访了当下活跃在中国电影录音领域的专业录音师,看简历,就知道他们都是国内一线和顶尖的电影录音师,而且,谈的都是一些“干货”,一线的电影声音创作体会和经验。采访、对谈的有:王丹戎,中影集团专业录音师,题目《电影声音焦点》;王乐文,八一电影厂专业录音师,题目《战争影片中的声音》;吴凌,中影集团专业录音师,题目《声音后期》;顾长宁,西安电影制片厂专业录音师,题目《同期录音》;陶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专业录音师,题目《跨国电影声音创作》;詹新,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专业录音师,题目《声音作为电影语言》;魏俊华,中影集团拟音师,题目《拟音师心中的电影声音》。 同时,这本书的下半部分的访谈对象,则完全是活跃在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界的著名专业人士和精英,具有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和知识,作者瞄准了与上述录音师合作过的导演、摄影、美术、作曲、剪辑等相关艺术家,让他们谈电影其他领域的创作,谈各自的电影创作与电影声音创作密不可分的感受,讨论制作创作中,对电影声音、音乐、录音创作的认识和感受。 采访、对谈的有:宁瀛,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导演,题目《我不是从录音专业转行做导演》;关锦鹏,香港著名导演,题目《电影导演心中的电影声音创作》;吴贻弓,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题目《电影导演眼中的电影声音》;胡雪桦,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导演,题目《海归导演的中国电影梦》;侯咏,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著名摄影师,题目《电影摄影眼中的电影声音》;张建亚,上影集团著名导演,题目《类型片导演眼中的电影声音创作》;苏隽杰,上影集团著名作曲,题目《电影作曲与电影声音》;郑大圣,上影集团著名导演,题目《电影“音声”为何物》;周新霞,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著名剪辑师,题目《后期导演眼中的电影声音》;胡宗,上影集团著名美术设计,题目《电影美术与声音》;战海红,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著名剪辑师,题目《电影剪辑眼中的电影声音》;徐栋,上影集团著名剪辑师,题目《海派剪辑师眼中的电影声音》。
本书采访的对象,在学术观念上和实践创作上,观点专业、独特,论述跨界、务实,这些是本书在策划和结构上非常鲜明的特色。
王丹戎作为一个优秀的电影录音师,非常关注声音技术和艺术方面的问题。他的访谈从技术的层面,结合当下的数字技术和3D、IMAX、全景声影片,帮助我们认识声音的新的意义,让普通观众从银幕变大、颜色逼真等影像技术的进步中,感受、领会以及重视电影声音的革新,丰富和加深对影像的理解。
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电影录音师王乐文,对战争影片有非常好的声音驾驭能力。他在讨论中,不仅就战争影片中的声音处理展开细致的分析,也结合战争影片中的声音和录音的实际创作,阐述了观众对战争影片视听效果的需求,远远高于普通电影。
同是北京电影学院78班录音系同学的“第五代”录音师吕家进,浸润电影声音创作多年,在上海电影厂也是资深电影人。他主要围绕电影同期声的观念与作用,详述了电影声音中的同期声相关问题,着重强调随着电影数字技术和声音技术的变化,电影中同期声的重要性渐渐为我们的电影人所重视,同时分析了随着电影数字技术的发展,同期声在电影声音中作用似乎又不是那么重要了。
长期在中影集团进行一线声音创作的吴凌,作为女性,她对电影后期工作中的声音后期非常重视。而我们知道,电影的声音后期包罗万象,工作又事无巨细,不仅有不同创作观念的问题,也有自身理解和判断的艺术层次问题。在日新月异的电影技术革新发展中,相对于同期音的技术使用更多,声音后期显得寂寞与冷清,也更加不被重视,对此她谈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对电影声音后期的工作神秘性和缜密性做了细致分析。
资深电影录音师顾长宁,他的创作与积累,使他对电影现场录音和电影同期声音有非常多的研究。他强调电影的声音应该是建立在电影真实影像记录和还原、再创作的基础上的,这样的一种电影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无数的中国电影观众,也深深影响着国内的很多电影录音的创作者。他们坚守同期音(声)的录制,即便在非常艰难的现场环境和条件中,也依旧秉承自己的工作原则。
陶经是一位在中国电影声音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人,从Sound Engineer到Sound Editor到Sound Supervisor,都拿得起,放得下。从国内的艺术片到商业片,他的成果非常多,和世界顶尖国际电影团队合作过,也具有非常多的国际化的经验。作为“第五代”录音师中为观众最熟悉的、创作历程最丰富且多元的人,他经验多多,获奖无数,更是一位全方位的电影声音创造者和耕耘者。
本书的作者詹新,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他游走在大学电影专业教授、电影厂优秀电影录音师之间,做得非常好,也非常游刃有余。在书中他鲜明地阐释了电影录音师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职业人,电影声音的完成,不仅需要技术,同时也需要有非常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声音创造力。在自己担任过众多的影片的录音师、声音设计之后,他结合好菜坞大片视听创造和声音范例,给我们讲述了电影声音的故事。
电影的创作中,有用技术、物质和技巧的方法,进行电影模拟声音、音响、动作、效果等方面的创作。魏俊华就是电影拟音创作方面的大师,且有“北派”电影“拟音泰斗”之称谓。所以我们说,电影声音中的模拟声音,是最为神秘和神奇的工作。电影拟音师也经常是在具体的声音创作中,将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设备、物件和技术进行重新整合,可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宁瀛原本就是学习声音、录音专业的,后从录音专业转行做编剧、导演,实现了非常多的跨越。她谈到了从录音专业转行去做导演的经历和过程,又谈了她如何游历、游学国外归来的过程,也谈了她导演创作的经历。宁瀛的“北京三部曲”被称为女性知识分子电影,她也结合多部作品创作,谈论了作为导演应该如何关注电影声音和录音的领域。
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心中的电影。以导演为中心的电影创作,影像和声音成为两把创作的利器。关锦鹏,拍摄了很多上海故事的香港导演,非常文艺范儿和风格化。最为重要的是,他在上海拍摄电影,都用上海本地的电影录音师,他看中了这些电影录音师对当地文化和声音的浸润,也是他这样选择的原因和追求,我们不妨听一听他作为香港导演对声音观念和声音细节的追求。
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的杰出代表——吴贻弓,他的经历是非凡的和令人感悟颇多的,从初期电影事业的白手起家,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的公私合营和电影创作的转型,他个人创作也经历了从开始的青涩,到后来的日渐成熟,经历了从专业导演到国家电影厂和电影家协会领导者的转变。吴贻弓导演敢于和善于将声音的创作融入整体的电影风格和影像中,强调电影故事和人物的关系,挖掘思想、梦想和影片现实的关系,注意声音与画面的有机配合。
胡雪桦从小生长在戏剧世家的环境中,又在美国较早地学习戏剧和电影,他的电影是融合的,有西方的寓意,也有中国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海归电影导演,他始终在自己的电影中顽强地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他的电影作品改编自世界名著也好,完全自己创作也好,都力图展现中国文化精髓,他对电影声音的驾驭和影像的营造,也是得心应手。作为观众也能在他的影片中体会到对声音的有效处理。
侯咏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优秀的摄影师,先是改行做了电影导演,随后毅然到大学从事专业电影教育工作。他对电影有着电影摄影师的思维和完美、细致的处理,也有着作为电影导演对风格和影像的把握。他不放弃视听感官的作用,全方位要求自己的电影在声音和录音方面有所作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摄影师,一个成熟的电影导演,也同时清楚电影中的声音和录音是非常重要的。
张建亚导演在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中独树一帜。科班出身的他勇于实践电影技术上的创新,敢于尝试,善于突破。其对灾难类型电影的把握和掌控、对电影数码特效的运用和开掘以及在类型片的创作上是首屈一指的。对喜剧电影的探索和坚守,充分体现了他的创新意识、艺术才华和审美价值。他的影片题材横跨爱国主义献礼片、讽刺喜剧、惊险影片、儿童片等,既有海派气质,又具历史情怀。
苏隽杰作为一个优秀的电影作曲家,他负责电影声音的最重要的内容和部分。他将电影音乐、电影主题曲、电影歌曲,做成易于让观众记住的曲调和旋律,在声音的范围内渲染故事、人物、情节、细节,这些有情绪的声音、乐曲,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阐释了影像的意义。
出生在电影世家的导演郑大圣,作为新一代导演,从父辈的行为和作品中获取了电影知识,他不被电影环境的光环笼罩,自己奋斗,用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中国电影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他敏锐地发现问题,抓住中国电影的转型,探索电影的类型和艺术的融合,在被商业电影所包围的环境中,突出自己电影的人文关怀和艺术品位。难能可贵的是,他对电影的声音有独特看法,力图建设自己的电影影像和声音王国,以确立自己在电影界的学术地位。
周新霞是中影集团的著名剪辑师,同时也是中国电影杰出的女性电影剪辑师,她先在艺术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授以后,又发奋在教学和理论方面完善自己。她在影片生产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的环境下,坚持给学生讲最基本的剪辑理论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在完成导演专业创作时,如何充分发挥剪辑工作在结构上的作用,全面把握影片的结构立意和人物刻画,同时,注意在影像视听方面的后期效果,梳理电影的叙事能力,提高叙事的质量。她对影片声音与剪辑的关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胡宗是电影美术专业方面的专家,他专门讨论了作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的电影美术与时间艺术的声音结合。我们知道,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设计、准备、布置、拍摄,似乎美术专业的工作人员和摄影创作的沟通、合作更为广泛和细致。他在更高的意义上,就电影美术与电影前期拍摄中的声音、后期制作中的录音经验,在结合和相互融合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为实力派电影剪辑的专业人士战海红,她的创作也非常具有影响力:在剪辑的过程中,她对电影剪辑运用电影声音、录音创作有着自己的深入思考。她的电影剪辑创作,经常对镜头影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出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和力量,自己也善于将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重新结构进行百转干回的讲述,在叙事上赋予结构以新意义。重塑影片故事结构,注重考虑声音的元素和创作,在该访谈中她对此发表了独特的见解。
徐栋非常热爱音乐,对音乐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造诣。他曾经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影录音师,命运和机遇却阴差阳错地使他成为电影剪辑师,作为电影的结构设计师和海派剪辑师,在他剪辑完成诸多电影作品后,似乎多了对影像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多了对影像与声音结合以后所出现的节奏问题的驾驭能力。
本书更为重要的是展示观念意识,将电影的声音、录音,放在大的、整体的电影创作结构中进行关注,让其他专业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更加重视电影的声音和录音。
这部关于电影声音、录音专业的访谈专著,立意方面非常巧妙,在声音、录音师专业选题上非常及时和有重大现实意义,策划上独具匠心,编排上极富特色。这些活跃在国内外创作一线的电影录音师、导演、摄影、专家,分别从他们各自的成长和实际经验出发,回顾声音处理和录音专业创作教训、经验、问题,对高校未来的声音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现代中国电影专业教育中,讲授编剧、导演、表演、制片、影像等的专业课程比较多,但是,各个大学培养的声音、录音专业人才却非常少,教授声音、录音专业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不多。其实,随着当下影像、视听、媒介的蓬勃发展,声音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把电影声音和录音的问题完全驾驭,那么,这将对电影的品质提高和有效传播产生更加重要的意义。况且这些谈论声音和录音的人,有足够的影像创作实践和经验,在这方面的文字整理和梳理则完全是足以推动实践、教学、研究三个方面的发展的。
这部学术专著的出版,是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在电影市场越来越热的情况下完成的,也是在电影声音领域最急需和最缺乏的情况下完成的。通过对不同年龄和专业的人士的访谈,对他们的直接创作感受和第一手的创作体会进行整理和挖掘,完全是直接研讨和直接交流。对学习声音和录音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声音技术和艺术,研究声音和录音艺术有巨大的参考价值与学术意义。 我们认为,本访谈专著在内容上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录音师的访谈,在通常的情况下比较少见,见诸文字的也比较少。该书访谈了录音师,以及与不同录音师合作进行创作的导演、摄影、美术、作曲、剪辑等人,请他们述说对声音、音乐的认识、看法,交流、分享与录音师合作的经验,非常珍贵。讨论问题完全围绕声音技术和艺术展开,兼谈深奥的理论,有声音和录音创作的应用型、手册型的访谈著作意义。
2)对电影声音的发展和录音技术发展方面的问题,对涉及声音艺术创作方面的硬件和软件问题,完全不回避、不妥协、不虚无,有什么说什么,直接讲自己的独特看法,讲在创作中的实际做法,讲目前我们在声音观念上、艺术处理上的问题,也谈具体的技术创作和艺术创作的技巧。
3)所有的讨论电影声音、录音问题的讲述,都尽可能地做到条理,更加直接和生动。也能感觉出来作者对文字进行了一定的整理,文字不枯燥,口语经过润色,表现上具有交流感,在书目的内容排列上,有一定的结构考虑和文字设计。
4)采访和讨论非常紧密地结合电影声音和录音的艺术创作,结合当下电影视听技术和表现模式的发展,讨论了数字技术环境对声音和录音的影响,既关注了未来声音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也关注了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5)访谈文字不脱离具体创作的实际,能够结合自己所在领域的工作,非常紧密地关注声音、录音的具体创作,讨论问题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对更多的技巧、方法进行梳理,对于未来电影声音专业、录音专业学生的培养非常有帮助,也具有讨论的意义。
我们现在无法预计这本书的理论意义,但是,作为实践指导,本书具有非常多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声音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对中国当代电影声音及录音艺术家及其创作进行深人研究的范本教材。
访谈系列专著的实践意义和指导学生学习和教学的意义,大于我们对常规的电影创作理论的研究,是从动手实践的层面上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和职场,这样的一种“外围”的专业书籍,对学生有非常多的好处,教学和创作指导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本专著的策划、立项、采访、整理、出版,说明上海戏剧学院的影视专业对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还是非常重视的,也表明詹新教授本人比较重视课程的外延知识和著作本身的实际内容与品质,关注学术品格的整体建设和学术品位的提高,在不断提高电影学领域的各种课题质量的研究过程中,也比较关注实践与教学、理论与应用对应的问题,保持技术、艺术、理论、实践工作始终遵循着制作、创作和史论、批评两个方面的平行发展,相互促进。 詹新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在教学的同时,具有总结一线电影录音创作者经验的能力,善于融会贯通其声音领域的知识。他主导本书的策划极为英明,选题也有填补空白的效果,看出了他对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的关注和努力。专著出版起源于他的认真和执着,最终成果归功于他的努力和细致,感谢所有为此付出的专家、学生、教师。
本书可以作为各个高校和专门的影视技术、艺术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研究的范本教材,也是电影、电视专业制作、创作从业人员很好的参考读本,可以作为电影制作、理论、历史、批评专业及相关综合大学电影、电视专业、传播专业学生学习影像制作中声音和录音专业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目。
张会军
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于海淀区西土城路蓟门烟树
2015年10月25日

【后记】:
后记
在中国电影第一线做了26年的专业录音师后,由于各种机缘巧合,我开始了以三尺讲台为伍的生涯。八年后的今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使然。如今,我仿佛可以躲在安静、舒适的校园中教书育人,不用再不辞辛苦、不分昼夜地奔波在拍摄现场。其实,于我,如今三尺讲台的挑战并不亚于34年前入行之初。
身为大学教师,我希望能够将我过去多年的从业经验,甚至教训,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在大学四年中,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丰富专业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撰写论文、著书立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既可以系统、有序地整理专业知识,又可以将自己所学所感用文字的方式传播出去,接受同行的批评与指正。显然,多年来,习惯了用声音表达电影观念、创作理念、艺术感觉的我,并不擅长用文字来梳理。近年来,我也在一步步学习。
上海戏剧学院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优秀的学生。在上戏工作的十余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学相长,以及来自戏剧、戏曲、舞蹈等其他表演学科的艺术魅力,这些都不断丰满着自己的教学与创作。在此,我感谢上海戏剧学院的黄昌勇院长、电影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厉振林教授、戏剧戏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叶长海教授等人对我在科研上的鼎力支持和引导。同时,一并感谢我们78班的同届同学,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他在百忙之中为我撰写前言,他对《声场——与电影声音对话》(以下简称《声场》)的总结和对我学术能力的认可,让我感动。我也要感谢录音系78班的同班同学,对我鼓励和鞭策,请原谅我在此不能一一写出大家的名字。
在此,我还要感谢默默为《声场》付出的同事和朋友。感谢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支部副书记沙扬博士与我一同采访了张建亚导演,并整理了采访稿;感谢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林黎副教授,我们曾经在上戏共事,她不仅采访了我本人,还帮助我做了不少繁琐的文字工作,《声场》这一书名就是源自她的灵感;感谢我的好友李国权先生、李艾华先生、于丁女士;感谢刘畅、孙文新、申迪、郭玲、邱晴、张云鹤等同学为本书所做的努力。当然还要感谢所有的参与访谈的嘉宾,他们中有我仰慕的电影大师、有我敬佩的电影专家、有亲密无间的78班同学、有长期合作的伙伴,他们都是活跃在电影创作一线的繁忙人物,感谢他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的访谈,非常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
如今,《声场》即将付梓。我这3年多的努力也算是告一段落。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让更多优秀的电影声音方面的专家发声。他们从自己的角度作为一个小切口,来讲述电影观念、声音艺术和实践经验。同时,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因而,我也邀请了电影创作的其他主创,如导演、摄影、美术、作曲、剪辑等人员,由他们来讲述电影声音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在国内诸多电影声音的书中,采访其他主创,让他们表达对电影声音的观念,尚属首创。我也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空白。当然,我更希望以《声场》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电影声音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希望会有更多的学生、学者、从业者关心电影声音创作,认可默默工作的电影人。感谢所有受访者的耐心和付出,他们让我获益良多,也是他们成就了《声场》。
詹新
2016年10月于伦敦

【书摘】:
一部戏至少有几十个场景,要录各种各样的环境声,各种不同的音响效果,像他那样认真的录音师当时的磁带配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沿江的楼顶,希望能录到经过黄浦江的各种船只不同的汽笛声、船舶的行驶声等江边环境声,话筒支起来,录音机打开,船就不鸣笛。15分钟过去了,一本磁带录完,一声船笛都没有录上,就把磁带倒回来再重新录,有时,录到五六分钟时“嘟——”,过往船只鸣笛了一下,在磁带上画个记号再继续录,可能走到12分钟船又突然鸣笛了一下,再做个记号。录完一盘磁带后,倒回来听、检查,我们那个时候用蜡笔在磁带上做记号,在船笛出现的地方画一个三角,在声音记号前30秒再做个长长的记号,然后再到12分钟第二次船笛声时再同样做记号,于是这盘磁带又可以从头开始录音了,录到标记处就停下,跳过去再开始录。这是当时录音磁带不是很充足又要录更多的声音素材的情况下,切实可行的方法,当然是挺麻烦的。后来我参加了中法合拍片《花轿泪》的拍摄,录环境声,那个法国录音师把话筒一架,机器开着,就去现场拍戏了,快到15分钟时,叫我去换一盘磁带,一部戏录了近200盒磁带的素材,用的磁带超过了我们平常用的十倍以上,把我震惊了。
在广州,为了录鸟叫,天没亮我们就赶到郊区的森林公园,找了一圈一个鸟也没叫,太早了,鸟儿还没有起来。一盘磁带白录了,倒回去,再录,鸟开始叫了,越来越多。但录鸟叫也是挺麻烦的,听那边鸟叫得特别好听,我走过去时鸟却飞掉了。后来就只能在远的地方录几分钟,录完以后走近二三十米再录几分钟,再走近,再录几分钟。眼看到了最佳位置了,鸟声又消失了,鸟聪明着呢,早就发现人越来越近了,不愿唱给你听,飞走了。为了录好鸟叫声,我们连续好几天早早地去公园。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