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诗歌与音乐跨界视野中的歌词研究
 
   
查看大图

诗歌与音乐跨界视野中的歌词研究

歌词在艺术性上,包含诗歌属性和音乐属性两种基本属性,而诗歌与音乐本身是文艺领域中各不相同的两个门类。童龙超所著的《诗歌与音乐跨界视野中的歌词研究/中国现代诗学丛书》从诗歌与音乐跨学科的视角对歌词进行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了歌词的存在语境,从诗乐关系、诗乐结合、诗乐互动中对歌词进行了定位和考察,而后分析了歌词的文体特征和音乐文化属性,并选取了歌词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歌词传播学的分析。本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探讨歌词这一独特文类的艺术本质,同时突破学术界在中国现代诗歌与音乐关系上的认识误区。

  • 商品编号:SJ5128
  • 商品重量:520.000 克(g)
  • 货  号:SJ5128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35
  • 作者: 童龙超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010160634
  • 出版时间: 2016-4-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203000
  • 页数: 189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36.00
  • 销售价: ¥35.00
  • 节省: ¥1.00
  • 已经有301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2)
app hook

 

【基本信息】:
系列:中国现代诗学丛书
作者:童龙超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60634
出版时间:2016-4-1
版次:1
页数:189
字数:203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歌词在艺术性上,包含诗歌属性和音乐属性两种基本属性,而诗歌与音乐本身是文艺领域中各不相同的两个门类。童龙超所著的《诗歌与音乐跨界视野中的歌词研究——中国现代诗学丛书》从诗歌与音乐跨学科的视角对歌词进行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了歌词的存在语境,从诗乐关系、诗乐结合、诗乐互动中对歌词进行了定位和考察,而后分析了歌词的文体特征和音乐文化属性,并选取了歌词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歌词传播学的分析。本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探讨歌词这一独特文类的艺术本质,同时突破学术界在中国现代诗歌与音乐关系上的认识误区。

【作者简介】:
童龙超,重庆黔江人,文学博士。现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教授,“音乐文学历史与理论”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兼任《诗学》“音乐文学研究”栏目编委。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歌词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项目等多项。已在《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人民音乐》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参编有《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等学术著作。

【目录】: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中国现代诗学丛书》总序 
引言 
第一章诗乐对立中的歌词 
第一节歌词是一种口头艺术 
第二节歌词的广场特征 
第二章诗乐联系中的歌词 
第一节诗歌传播方式的转型 
第二节歌词的诗歌等级 
第三章诗乐结合中的歌词 
第一节诗乐结合的符号学基础 
第二节歌诗在诗歌与歌词之间 
第四章诗乐互动中的歌词 
第一节音乐怎样影响诗歌 
第二节诗歌怎样成为歌词 
第五章歌词的声乐形态 
第一节声乐展演与歌词的角色意识 
第二节歌词对诗歌的改编 
第六章歌词的诗乐二重性 
第一节对“同化原则”的反思 
第二节歌词的再现特征 
第七章歌词的文艺生态 
第一节歌曲版本的分类 
第二节有关《星光大道》节目 
结语 
参考文献 
本书后记 
丛书后记

【书摘】:
特征二是群发式的口耳相传。广场是人员聚集的地方,人员的聚集意味着信息的聚集,在广场的开放空间,信息的相互传播必然发生,而广场的功能犹如一个即时群发的手机短信平台。或许对于书面文字信息广场并非擅长,音响载体、电脑网络、书面印刷等方式的传播当然时常都出现在广场上,但是广场主要的特色是利用人群的优势,采用现场从口头到听觉的直接传播。这时人成为自媒体,或我说给你听,或你说给我听,或一人说来众人听,或众说纷纭一人听,有口皆可说,有耳皆可听,口耳相传。于是广场成为一个信息的集散地,各种信息既在这里交汇、酝酿、爆发,又向广场之外扩散,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生生不息,广场在声音传播上的强大功能毋庸置疑。基于广场传播的特征,歌曲歌词作为一种有声形式与之精神相通,利用广场效应进行歌曲歌词的推广传播也就理所当然。在当今,歌曲的主要类型是流行歌曲,歌词的主要类型是流行歌词。所谓流行歌曲,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关于流行的问题,所谓流行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关于传播的问题。在本质上,任何一种艺术类型都有其传播问题、接受问题,但是流行歌曲在这方面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当今诗歌的传播主要采用文字符号的视觉传播,接受上主要采用个人化的内心体悟方式。高雅音乐的传播虽然也采用听觉传播,接受上也具有群体共享性的特点,但是其传播接受的范围具有演出即时的限度,其接受的实质仍然也是个性化的内心体悟。歌词因为口头传播,它使诗歌降低姿态惠及多数;歌词因为与音乐结合,它使诗歌展示出身体美感和世俗娱乐。歌词因为语言的观念性和显意识,它让音乐变得通俗易懂;歌词因为利用人的人声方式,它让音乐可以成为每个人的自我表演;歌词因为语言的语音载体,它让音乐变得容易记忆容易传播,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大众生活。作为语言艺术,歌词改变了诗歌狭隘、个人的书斋传播;作为音乐艺术,歌词改变了音乐有限圈子的馆阁传播。如流行歌曲的传播,其表现出突出的动态性、群发性、潮流性特点。流行歌曲既以大众为受动者、接受者、传播者,反过来,大众也成为流行歌曲的参与者、创作者和表演者。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