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系列:播音主持艺术技巧丛书
作者:吴郁 主编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68140
出版时间:2013-3-1
版次:1
页数:280
字数:218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修订版)》立足于节目主持功能语境,着眼于主持人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主持人语言的运用特点,尝试找到一些可以操作的、有实际效用的自我训练、互相训练的途径。本着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持功能的需要,我们在思维这个颇具神秘性的领域里,特意把关注点聚焦在思维方式上,重点是“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类比思维”、“应变思维”。
【作者简介】:
吴郁,女,1945年5月出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播音学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术。主编《播音学简明教程》获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材中青年奖。专著《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获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首届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学术著作一等奖。专著《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该书第二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完成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同名著作获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年荣获第二届“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还著有《节目主持艺术探》、《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节目主持能力训练路径》等著作;主编《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谈话的魅力》、《提问:主持人必备之功》等图书;是教材《中国播音学》、《电视播音与主持》主要撰稿人;《广播电视辞典》副主编。
【目录】:
第一章发散思维与训练
第一节理论概述
第二节范例分析
第三节训练要求和训练材料
第二章聚敛思维与训练
第一节理论概述
第二节范例分析
第三节训练要求和训练材料
第三章类比思维与训练
第一节理论概述
第二节范例分析
第三节训练要求和训练材料
第四章应变思维与训练
第一节理论概述
第二节范例分析
第三节训练要求和训练材料
第五章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训练
第一节理论概述
第二节范例分析
第三节训练材料
第六章服务受众语言训练
第一节理论概述
第二节范例分析
第三节训练要求和材料
第七章主持人语言的互动性与应变性
第一节理论概述
第二节范例分析
第三节训练材料
附: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
这些区别性差异,有语言内容方面的,有词语运用方面的,有声音形式方面的,它们融合在一起,显现出各自不同的语言样态,在同一栏目类型中显现出相对统一的共性。这些共性特点是主持人在适应节目自身要求、传播对象要求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所承认的。主持人面对自己主持的栏目首先要有“归队”、“定位”的意识,那种全不考虑栏目特点,完全依照自己的语言习惯行事,“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重者与节目风格格格不入,轻者会影响节目的整体和谐性。
主持人语言的“定位”(首先)要遵循节目语境类型的共性要求,舍此便失去了方向,但如果就此止步,那节目语境类型的共性要求就可能造成主持人节目语言样态的“千篇一律”、“简单重复”。现实中一些主持人语言样态“模式化”、“大路货”的问题,概源于此。解决的办法,就是在节目类型的微观语境中再深入一步,把握具体栏目的个性特点。因为即使是同一类节目,具体的栏目也会有许多细微的差别,认识这些差别才能把握其特点。
二、注意时空语境
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等,都是语境构成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主持人节目中,这些客观具体的时空环境也同样直接关系到主持人语言的把握。
时空语境类别,按传播途径可分为:广播、电视;按制播方式分为:演播室(录音间)、新闻现场、外景地;按传播时间分为:早、中、晚或平El、周末、节假日;按语言活动方式分为:独白式、对话式。针对上述种种不同时空的语境类别,主持人应注意它们各自的特点或差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语言更加到位,更为有效。就拿演播室(或录音问)和直播现场来说,两者的时空环境是不同的。演播室比现场干扰少,环境熟悉,主持人思想容易集中,而且不开“热线”、“不带观众”录制节目的情况下,语境稳定,主持人“独白式”的语言活动按“既定方案”走,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一些。但是,由于面前没有交流对象,“拟态交流”的心理把握和语言中的“交流意味”对于没有经验的主持人却是陌生的,是需要专业知觉的建立及语言实践来积累的。主持人“对话式”语言活动大多体现在演播室访谈中,则要处理好“预先准备”及“即兴深入”的有机关系。而现场往往噪音大,干扰多,主持人容易分神,而且现场和现场还不一样,新闻事件现场与文艺演出现场相比,前者的主持人往往面对摄像机(或录音话筒)说话。
……

相关商品
|
|
|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