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不朽的钢琴家
 
   
查看大图

不朽的钢琴家

从莫扎特“像油在流”的神奇连音,到贝多芬海 洋般汹涌澎湃;从克拉拉·舒曼“铅笔素描般清晰” 的触键,到鲁宾斯坦火山般浓艳的演奏——《不朽的 钢琴家》一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 琴家群像。荣获普利茨奖的评论家兼作家哈罗德·勋 伯格生动地介绍了每一位艺术家的表演风格,甚至他 们令人捉摸不透的癖好。作者搜遍每一片材料,将其 一一罗列,并加以分析阐释。哈罗德·C.勋伯格充满 智慧、幽默风趣的文风令《不朽的钢琴家》超越了音 乐的范畴,即使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也会忍不住一 看到底。

  • 商品编号:SJ3902
  • 商品重量:1550.000 克(g)
  • 货  号:SJ3902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65
  • 作者: (美)勋伯格 著,顾连理,吴佩华 译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549553181
  • 出版时间: 2014-6-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330000
  • 页数: 527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68.00
  • 销售价: ¥65.00
  • 节省: ¥3.00
  • 已经有182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00)
app hook
 

【基本信息】:

系列:不朽名家系列

作者:(美)勋伯格 著,顾连理,吴佩华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53181

出版时间:2014-6-1

版次:1

页数:527

字数:330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从莫扎特“像油在流”的神奇连音,到贝多芬海洋般汹涌澎湃;从克拉拉·舒曼“铅笔素描般清晰”的触键,到鲁宾斯坦火山般浓艳的演奏——《不朽的钢琴家》一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群像。 哈罗德·C.勋伯格编写的《不朽的钢琴家》并非百科全书,读者会发现有些名字没有提到,特别是当代钢琴家的名字,但愿本书能使读者对于从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到今天的主流钢琴演奏有一个概念。


【内容简介】:

  从莫扎特“像油在流”的神奇连音,到贝多芬海 洋般汹涌澎湃;从克拉拉·舒曼“铅笔素描般清晰” 的触键,到鲁宾斯坦火山般浓艳的演奏——《不朽的 钢琴家》一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 琴家群像。荣获普利茨奖的评论家兼作家哈罗德·勋 伯格生动地介绍了每一位艺术家的表演风格,甚至他 们令人捉摸不透的癖好。作者搜遍每一片材料,将其 一一罗列,并加以分析阐释。哈罗德·C.勋伯格充满 智慧、幽默风趣的文风令《不朽的钢琴家》超越了音 乐的范畴,即使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也会忍不住一 看到底。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哈罗德·C.勋伯格(Harold C.Schonberg) 译者:顾连理 吴佩华

  哈罗德·C.勋伯格 著名音乐评论家、作家。就学于纽约大学。曾任《纽约太阳报》《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员、高级评论员。1971年荣获普利策评论奖。著有多部介绍钢琴家、指挥家及作曲家的专著。


【目录】:

序言 

从头说起 

要像油在流 

三度、六度和八度 

侧坐和旅行演出 

弦弹断,手抬高 

过渡时期 

从爱尔兰到波希米亚 

浪漫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的规矩 

肺结核、浪漫派、诗人 

雷鸣、闪电、蛊惑、性感 

老琶音、沙龙音乐家和对美国的渗入 

其他沙龙音乐家和八度“革命” 

两个敏感的钢琴家 

第一个美国人 

德高望重的钢琴家 

暴君和理性主义者 

神父的孩子们 

来自东方的霹雳 

法国式的干净、精确和典雅 

李斯特的门生和莱谢蒂茨基的门生继承大业 

大天使降临人间 

小巨人以及李斯特制造的其他巨人 

莱谢蒂茨基的门徒 

肖邦巧匠、佛陀和其他人 

女士们 

键盘旁的作曲家们 

键盘旁的浮士德博士 

完美有加 

清教徒 

当时的几个头牌明星 

新的哲学,新的风格 

再造了贝多芬的人 

浪漫主义仍在燃烧 

二十世纪诸多学派 

解冻之后 

时髦的巴赫 

两个受到顶礼膜拜的偶像 

美国制造 

致谢 

人名对照


【序言】:

本书讲述的是钢琴演奏。钢琴演奏的历史始自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其实应该说始自克菜门蒂,因为连莫扎特也要到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才开始专一地弹奏钢琴。他和当时的大多数音乐家一样,学的是大键琴、古钢琴和管风琴。不过,他也许是最后一个适用此话的大音乐家了,他目睹了大键琴和古钢琴的消亡。从1800年起,钢琴成为最流行的乐器,钢琴家成为最受欢迎的音乐家。

虽然钢琴广泛流行,成为家庭和音乐会中最热门的乐器,但是这么多年来很少有关于钢琴和钢琴家的论著。阿瑟·勒瑟写过一本《男人、女人和钢琴》,堪称佳作;还有一本是亚布拉姆·蔡辛斯的《话说钢琴家》,主要是讲当代乐坛的钢琴家。

研究键盘大师,特别是研究过去的大师的论著不多,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实在是困难重重。古生物学家能根据一块骨头碎片构造出整个人体骨架,至少他们有一块碎片。而在录音发明以前,钢琴家的手一离开琴键,声音就永远消失了;当然,更不可能有莫扎特或李斯特的演奏的第一手数据(尽管不时冒出谣言,说是有一个李斯特的圆筒录音,令人将信将疑)。

那么我们是否同意帕斯卡尔的说法:真理是一个微妙的点,只是我们的工具太粗笨,无法精确地触及?那倒也未必。尽管克莱门蒂、德赖萧克、亨泽尔特、肖邦或者阿尔坎他们不为后人着想,没等录音发明就故去,但还是有着大量物证和文献,使我们能对他们的演奏产生一个尚称正确的,有时甚至栩栩如生的印象。传记、评论、轶事、书信、出自可靠来源的传闻,以及写下来的音乐本身都能起到作用。我们可以重建过去的钢琴大师弹奏的乐器,从他们的作品可以推测他们的生理特点,从而推测他们的技巧立场。因为过去的大钢琴家大多是作曲家,主要为自己创作。不需要多大的侦探才能,看一看亨泽尔特的《f小调钢琴协奏曲》,仔细审视左手那些伸展,便可以推断亨泽尔特的手一定可以伸展得很大,也许手的形状还很特别。连莫扎特那样一个纯粹的作曲家也是根据自己的条件而写作,能够在信中得意扬扬地告诉父亲他在钢琴声部中用了多少艰深的技巧,使听众tt佩服得五体投地”,是他最开心的时刻。我们通读肖邦的那首卓绝的《“把手给我,,主题变奏曲》(op.2)时,想一想它创作的年代,再看一看那些复杂而大胆的钢琴音型写法——远远走在当时所能设想的任何音型写法的前面——就能猛悟到:(1)肖邦是旷世奇才,难怪人以为怪(生物学意义上的怪);(2)他的钢琴风格很早就已确立。甚至音乐家的出版乐谱上的指法也能偶尔提供一些启示,而他们的表情记号就更不用说了。

钢琴家们多喜好对自己的键盘哲学发表看法;有亲耳听到者的记载为证。这类文字有的属于业余爱好者不分青红皂白的英雄崇拜,有的是莫扎特以来的最优秀音乐头脑所做的详细分析。倒不是说最优秀的音乐头脑绝对可靠,世上还没有过任何一个毫无偏见的人。一个报道的来源哪怕近乎神明,有时也要对它的可靠性打个问号。举个例子来说,克菜门蒂绝不可能像莫扎特对他姐姐娜内尔说的那么差劲。一切征兆表明,克菜门蒂的技艺比莫扎特要高明得多。莫扎特可能也知道这一点,因此拼命说这位伟大同行的坏话,这也是人性所难免。

总之,要仔细掂掂证据的分量;适当的怀疑,甚至冷眼看待,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证据有的是,而且很多。演奏家越受欢迎,关于他的文字就写得越多——小品

文、书信、评论、各类文章、著作和未发表的手稿等等。大体说来,关于一个艺术家的这类资料加在一起,就能得出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如果有一个报道同其余的报道大不相同,人们自然会在报道者身上寻找他有没有偏见,而且一般总能找到。

当然,把事实同神话分开,是个难题。任何一位大钢琴家都会引发一个神话。例如李斯特和莱谢蒂茨基的学生一年又一年地撰文介绍、宣扬他们的老师,那两位伟人的形象一年比一年高大,人们还打光照在他们身上。把他们同其他人一起放在正确的视角上观察,谈何容易!

到了二十世纪,录音的出现使问题多少变得简单些了。许多人,包括专业人士,听说有这么多大钢琴家灌录过唱片,甚感吃惊。那些唱片中有许多是原始录音,即1925年电声出现以前录制的,今天已极难找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活跃于音乐舞台而且录过唱片的钢琴家有安索盖、伯努瓦、布利格、布索尼、夏米纳德、科尔托、达尔伯特、戴维斯、德·格里夫、德·拉腊、帕赫曼、迪梅尔、多纳伊、艾本许茨、理查德·爱泼斯坦、弗里德伯格、弗里德海姆、加布里洛维奇、甘茨、戈多夫斯基、戈尔、格兰杰、格里格、格林费尔德、汉伯格、霍夫曼、亚诺萨、科恰尔斯基、克鲁采、克瓦斯特一霍达普、拉福热、拉蒙德、莱金斯卡、莱维、格奥尔格·利布尔、玛格丽特·隆、马泰伊、米哈伊洛夫斯基、尼曼、帕德雷夫斯基、保尔、菲利普、普朗泰、普尼奥、里斯勒、罗森塔尔、圣一桑、萨佩尔尼科夫、绍尔、沙尔文卡、塞尔瓦、西罗塔、施塔文哈根、阿黛拉·韦尔纳、维亚纳·达莫塔和约瑟夫·魏斯,而这只是一份不完全名单。

这些钢琴家的年代涵盖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甚至生于1833年的勃拉姆斯的演奏,也可以透过1889年的一个圆筒录音的杂音而依稀听到。第一个灌录唱片的大钢琴家圣一桑生于1835年,那时,肖邦也才二十五岁。帕赫曼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录到1933年去世,他生于1848年。普尼奥生于1852年,帕德雷夫斯基生于1860年,罗森塔尔、德·格里夫和绍尔生于1862年,拉赫玛尼诺夫和鲍尔生于1873年,列维涅生于1874年,霍夫曼生于1876年,恕不赘述。我们有唱片可以说明十九世纪钢琴家是如何演奏的,这些人中有几个直到电声时代还在继续录音。(其中不少人也录过自动钢琴纸卷,但是这东西不可信,本书不予讨论。钢琴纸卷可以修改作假,和后来的磁带录音一样。而且,速度、力度和踏板法都十分令人怀疑。)

这些唱片当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提供非凡的线索,它们是会说话的文献,综合起来不失为浪漫主义演奏实践的概括。再补充一句:现代工艺还能从那些年久月深的刻槽中发掘出连制作者当年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第一次听到最早的原始录音唱片(如1902年艾本许茨的唱片)的人简直为录音的清晰度感到惊讶。

这些唱片的确有助于说明问题。十九世纪初期的报章杂志上的评论,钢琴家的书信、文章和经常发表的意见,作曲家写给朋友的信中谈到自己对钢琴家的演奏以及听众对台上艺术家的印象——往往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的印象,但往往专业听众更为生动——本书都充分利用。

本书的另一个资料来源是同音乐家谈论他们听到过的钢琴家的演奏。不幸的是,其中有不少并不可靠。老年人往往喜欢生活在过去,生活在他们所认识的伟大人物的光辉印象之中,今天如此,十九世纪如此,任何一个世纪都是如此。有些老人死死抱住过去,乃至伤害历史。因为有些老音乐家的回忆显然不是事实,而是浪漫化的传奇,但仍被奉为福音。

因此,本书有责任筛洗大量素材,剔除明显错误或不可靠的,比照不同的零星数据,力求尽量接近大钢琴家的实际情况。全书将讨论一些主要的钢琴家,不是从传记的角度(除非是顺便提到),而是作为有特殊贡献的键盘专家,他们的演奏不仅在当时负有盛名,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塑造了下一代的演奏和键盘哲学。

必须指出,本书并非百科全书,读者会发现有些名字没有提到,特别是当代钢琴家的名字。把每一个人都收入书中,显然是不可能的;再说,当代的钢琴艺术是一个非专著无法讨论的课题。作者希望没有遗漏重要人物,但愿本书能使读者对于从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到今天的主流钢琴演奏有一个概念。


【书摘】:

那一晚可热闹了。莫扎特知道皇室几架琴的质量,所以借用了图恩伯爵夫人的一架施泰因琴。同克莱门蒂弹奏双钢琴时,皇帝叫莫扎特用皇宫里的琴;莫扎特报告说,琴的音调不准,有三个琴键起不来。“那没关系。”皇帝陛下神气活现地说,活像一个经理告诉手下的斗士,对面角落里的那个孩子斗不过咱们。 

克莱门蒂先弹了一首即兴的前奏曲和《降B大调奏鸣曲》( Op.47/2)。(莫扎特虽然嘲笑克莱门蒂的音乐,但在《魔笛》的序曲中采用了这首奏鸣曲的主题。)克莱门蒂继而表演他的特长——首以三度和其他双音为主的触技曲。接下去轮到莫扎特。他也即兴演奏了一首前奏曲,继以一组变奏。大公夫人拿出几首帕伊谢洛的奏鸣曲(莫扎特后来抱怨道:“作曲家的手稿写得乱七八糟。”)让两位钢琴家视奏。莫扎特弹快板乐章,克莱门蒂弹柔板和回旋曲乐章。两人各从这些奏鸣曲中选一个主题,在钢琴上加以展开。可能是莫扎特取一个主题弹奏,克莱门蒂配和弦。然后,莫扎特发展他的素材,而克莱门蒂在第二架钢琴上伴奏。然后倒过来。最后可能以宏伟的双钢琴演奏,把所有的旋律素材交织在一起结束。 

胜负未定。传说是克莱门蒂赢了。但是有一位名叫朱塞佩·安东尼奥·布里迪的旁观者留下了一份关于这次比赛的记载,他说皇帝同大公夫人打赌,认为莫扎特会赢——结果皇帝赢了。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