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当代音乐作品分析与研究丛书:蒂皮特交响曲创作分析研究
 
   
查看大图

当代音乐作品分析与研究丛书:蒂皮特交响曲创作分析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为蒂皮特交响曲的作曲技术。采用多元音乐分析技法研究了蒂皮特交响曲的曲式结构、音高、节奏、节拍、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配器等问题,总结了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作曲技术手段并讨论了蒂皮特音乐创作风格的问题。

  • 商品编号:SJ2455
  • 商品重量:550.000 克(g)
  • 货  号:SJ2455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46
  • 作者: 李如春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 9787513015615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280000
  • 页数: 216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48.00
  • 销售价: ¥46.00
  • 节省: ¥2.00
  • 已经有170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1件。
购买数量:
  (库存98)
app hook

 

 

【基本信息】:
系列:当代音乐作品分析与研究丛书
作者:李如春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15615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页数:216
字数:280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分析研究中综合传统音乐分析手段与现代音乐分析技法,采用多元音乐分析法研究蒂皮特交响曲的作曲技术,并讨论了蒂皮特音乐创作风格的问题。
  李如春编著的《蒂皮特交响曲创作分析研究》共六章节,内容包括蒂皮特生平与创作、曲式结构分析、音高、节奏、节拍、和声与复调结构、调式与调性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为蒂皮特交响曲的作曲技术。采用多元音乐分析技法研究了蒂皮特交响曲的曲式结构、音高、节奏、节拍、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配器等问题,总结了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作曲技术手段并讨论了蒂皮特音乐创作风格的问题。

【作者简介】:
  李如春 (男,1974年-),博士,200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为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研究员、“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山东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学院外聘教授、济南大学外聘教授。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格里格(抒情小品)的音乐分析与风格研究》(2009南京大学出版社),论文《蒂皮特交响曲中的复调结构研究》、《(伴着日出的奥克尼婚礼)音乐分析》、《两极化的对比与“动”“静”交替的扩展》等。音乐创作上有乐队作品、室内乐、钢琴与声乐作品若干。主持、参与了多项各级科研项目,也多次荣获各级科研与音乐创作奖励。

【目录】:
引 言
一、研究范围
二、前人主要研究成果述评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四、选题的意义
第一章 蒂皮特生平与创作
一、出生至创作早期(1905—1955)
二、创作中期(1956—1968)
三、创作晚期(1969—1998)
第二章 曲式结构分析
第一节 《第一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与特点
一、曲式结构图表
二、曲式结构特点
第二节 《第二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与特点
一、曲式结构图表
二、曲式结构特点
第三节 《第三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与特点
一、曲式结构图表
二、曲式结构特点
第四节 《第四交响曲》的曲式结构与特点
一、曲式结构图表
二、曲式结构特点
小 结
第三章 音高、节奏、节拍
第一节 音高
一、非半音化的横向音高
二、半音化的横向音高
三、音程
四、与旋律有关的其他特点
第二节 节奏
一、丰富多样的连音节奏
二、跨小节的节奏
三、不可逆行的节奏
四、布鲁斯与爵士乐节奏
五、节奏型重复与变形的特点
第三节 节拍
一、非常规的混合节拍
二、频繁变换的节拍
三、暗含的双重节拍
四、纵向复合节拍
五、交错节拍
六、节拍内灵活的音值组合
小 结
第四章 和声与复调结构
第一节 和声
一、主要和弦结构
二、和弦结构的形成原因
三、和声进行
四、和弦相互关联
第二节 复调
一、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结构
二、节奏复调结构
三、复节拍复调结构
四、复风格复调结构
五、双调式复调结构
六、支声复调结构
七、群体复调结构
小 结
第五章 调式与调性
第一节 调式
一、多样的调式类型
二、调式综合音阶
三、双调式与多调式纵向的叠置
第二节 调性
一、调性类型与形成途径
二、游移调性与调性相对主义
三、双调性与多调性
四、泛调性现象
小 结
第六章 配器
第一节 乐队编制与乐队编制的特点
一、乐队编制
二、乐队编制的特点
第二节 音色
一、主要音色呈现方式
二、音色使用上的特点与新音色的追求
第三节 配器的主要风格特点
一、配器中的素描风格
二、配器中的彩绘风格
三、配器中的点描风格
小 结
结论——蒂皮特“折中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创作特征
一、影响蒂皮特创作风格形成的因素
二、交响曲作曲技术中的保守与革新
三、交响曲创作风格中的保守与革新
四、对蒂皮特全面的认识
附录一 《第三交响曲》四首布鲁斯歌曲的歌词
附录二 蒂皮特音乐作品一览表
后记

【书摘】:
二、曲式结构特点
  《第三交响曲》在结构方面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交响曲两部性的结构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对比,内部还可以发现四乐章的痕迹。其次“静”与“动”交替的结构扩展方式,不仅影响第一部分的构成,也是整个交响曲的结构扩展方式。乐曲中也采用拼贴材料、织体变化等要素作为音乐结构的划分点,显示了结构控制中的多元手段。借鉴布鲁斯音乐的结构则有明显的表现上的意图。最后,末乐章延续并发展了自己一贯的末乐章独特的设计构思,回避了传统的结构模式。
  (一)分成两个部分的四乐章结构
  蒂皮特的前两部交响曲仍然依靠传统的“调性、和声结构”,但在《第三交响曲》中不再采用这样结构组织方式,而是探索了极其个性的结构组织模式和技巧。他使用的交响曲四乐章的框架只是模仿了传统的乐章结构,而在内部组织中则完全打破了过去的模式,四个“乐章”屈服于大规模的两部性结构:“第一乐章”与“慢乐章”组成第一部分(Part1);“谐谑曲乐章”与“末乐章”组成第二部分(Part2)。
  《第三交响曲》是一个大规模的对比:第一部分是抽象性的和器乐性的,第二部分是戏剧性的和声乐性的(独唱女高音),两者反映了作为客观、自律的音乐和作为人类表现的音乐间的对立;公正的逻辑与热烈的情感之间、因与果之间、事实真相和道听途说之间的对立。第一部分自身有两个部分,一个累积的驱动性的快板后伴随了一个慢板,快板被压抑和放松之间连续的交替所驱动,慢板被放到更为空旷的对比上,这样做突出了安静、高亢的音乐和流动、低沉的音乐之间的对比。在描述这部交响曲的第一部分时,蒂皮特本人用光影与声音的意象而不是人的感情来表达——快板是“喷气飞机引擎的推动”,慢板是“无风夜晚的音乐”和“大海流动的歌声”,音乐听起来也确实有自然现象的品质。Part2中也有两个部分,分别是“谐谑曲乐章”和四首布鲁斯歌曲构成的“末乐章”。这一部分的结构减少了一些精细性,而增强了动力性,丰富的感情形成了温暖的轮廓外形。谐谑曲规模较小,只有5分钟左右的长度,在全曲54分钟的长度里它更像是把全曲带向“末乐章”的器乐性的引子。“末乐章”的四首歌曲按照慢、快、慢、快的速度组织起来,内部呈现两分性,形成了独特的终曲结构。
  ……

【插图】: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