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修海林 主编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26764
出版时间:2014-9-1
版次:1
页数:391
字数:510000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音乐学卷(下)》的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中国现代音乐之旅;外国音乐史研究;20世纪音乐出版物及近几十年来的蒙特威尔第研究;《名歌手》中的“瓦格纳寓言”;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思想寓意;格林卡与拉赫玛尼诺夫及其浪漫曲风格比较;17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歌剧乐派刍议;越南雅乐的历史;音乐美学研究等。
【目录】: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
天平琵琶谱之考、解、译
远古至西周四声音阶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关于音阶史问题的若干思考
唐代二十八调体系中的四调为双宫双羽结构
朱载堉著作的命运新探
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
古琴研究
琴乐流派的结构研究法
烂柯山文化与琴曲《樵歌》
中国现代音乐史研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两个传统并存与古今衔接问题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取得成就的原因
_纪念黎锦晖诞生一百周年
近代中国音乐思潮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本著作
——枞音乐学术史角度看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
近代乐歌制作的形下释
“中国风味之钢琴曲”的调域分析
“新儒家”音乐思想研究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版本考
2003年中国现代音乐之旅
外国音乐史研究
20世纪音乐出版物及近几十年来的蒙特威尔第研究
《名歌手》中的“瓦格纳寓言”
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思想寓意
格林卡与拉赫玛尼诺夫及其浪漫曲风格比较
17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歌剧乐派刍议
越南雅乐的历史
音乐美学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乐教论”
《谿山琴况》的研究方法
“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道家音乐思想学理性思考中的存在
——以《吕氏春秋》中《大乐》《适音》为例的分析
音乐的解释方法
【书摘】:
正是由于以上4个主要特点,看来可以导致以下几点推论。
1.由于古代音乐作品本无直接的形象史料,为了揭示古代音乐文化真面目,横向研究势必受到重视,同时也需要结合并借助纵向研究,特别是其中的逆向考察方法。
2.通常的中国古代音乐通史,不可能以有乐谱的音乐作品为主。如以这种作品为主,其上限目前只能始于南北朝,以《碣石调·幽兰》开篇。(虽然已有汉代木简乐谱传世之说,目前难成定论。)这样,就不但会排除大约从仰韶文化到魏晋时期5000年左右的音乐文化史,并且也会排除掉南北朝以后的大量史实,包括无乐谱传世的音乐作品,从而会使得我们民族的古代音乐文化通史陷于不应有的单薄贫乏的境地。
3.因此,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有助于面向今天的现实音乐生活,探讨将来的发展途径,在古代音乐史中,社会音乐生活、乐种、乐器、表演技艺、乐学律学、音乐思想等,势必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吟诵歌唱的文学体裁也必然会联系到,但主要应该是从社会音乐生活与乐种乐学角度的研究,而不应该是纯文学角度的探讨。
4.为了改变“有谱无声”的状况,近年来敦煌曲谱等古谱解译、琴谱打谱研究、古曲演唱演奏等等,有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值得庆贺。我们相信,这一类工作还将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其中也包括以逆向考察方法取得的成就,因而会使我国古代音乐史增添令人振奋的新篇章。但所谓“改变了哑巴音乐史的状况”“再现唐代音乐”云云,其实仍有一定历史时期或相当程度上的限制,这是需要冷静分析的。
5.为了探求十分广大的无声无乐无谱、有器(有声或无声)无乐无谱和有乐无谱(民间流传至今的悠久乐种)的古代音乐文化面貌,需要采用多种研究途径和方法。和古代音乐史交叉的各种学科,尤其是像音乐形态学、民族音乐学等的发展,必然日益向古代音乐史学输送更多的活力,甚至密切结合,不可分割。在多种研究方法中,对于逆向考察方法的客观要求,必然日益深化,远较古代文学史、古代美术史等等领域为突出。特别值得注意的其中的一种途径是,从今天活的音乐资料中去发现和搜求那些可以作为逆向考察依据的可靠成分。这种方法之所以可能,其客观根据在于我们今天各民族的广泛意义的现实音乐文化,乃是古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总汇,其中必然含有许多古代音乐文化的遗存信息。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文物丰厚,文字记载绵延不断的国家,可资利用的信息就尤其可观。《汉书·礼乐志》说:“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臧(通藏)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
……



相关商品
|
|
|
| ||||||||||||||||||||||||
|
|
|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