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艺术特色研究——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查看大图

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艺术特色研究——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艺术特色研究》以瞿小松作曲的《命若琴弦》和郭文景作曲的《夜宴》这两部中国现代室内歌剧为研究对象,从结构特征、音响技术、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探讨其音乐部分的技术特点和艺术特色,期望对中国现代实验性歌剧的创作实践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共六章,每编各三章:上编主要讨论《命若琴弦》的艺术特色。第一章从戏剧和音乐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剧整体结构形态及主要结构力。指出“戏中戏”的结构特点和三次“断弦”的戏剧结构力作用,此后,在分析了各场次及整体音

  • 商品编号:SJ4889
  • 商品重量:400.000 克(g)
  • 货  号:SJ4889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38
  • 作者: 娄文利 著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 9787806928486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114000
  • 页数: 246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40.00
  • 销售价: ¥38.00
  • 节省: ¥2.00
  • 已经有342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0件。
购买数量:
  (库存100)
app hook
 


【基本信息】:

系列: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作者:娄文利 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9787806928486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页数:246

字数:114000

开本:32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艺术特色研究》以瞿小松作曲的《命若琴弦》和郭文景作曲的《夜宴》这两部中国现代室内歌剧为研究对象,从结构特征、音响技术、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探讨其音乐部分的技术特点和艺术特色,期望对中国现代实验性歌剧的创作实践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艺术特色研究》分为上、下两编,共六章,每编各三章:上编主要讨论《命若琴弦》的艺术特色。第一章从戏剧和音乐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剧整体结构形态及主要结构力。指出“戏中戏”的结构特点和三次“断弦”的戏剧结构力作用,此后,在分析了各场次及整体音乐结构的基础上指出,几个贯穿全剧的主题、动机、音型,整体速度布局,以及作为特性乐器的三弦音色等都形成了音乐结构力;第二章“音响技术和戏剧表现手段”,分析了节奏、节拍、多声技法等技术性问题和器乐音乐在歌剧中的戏剧表现手段,如器乐的戏剧表现功能、音色的表现价值、音响结构手段等。 

  第三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揭示了该剧塑造人物形象的整体思路,以及人声在塑造人物过程中的作用。 

  下编主要讨论《夜宴》的艺术特色。第四章“整体结构形态及主要结构力”,认为该剧是一种“在两种时态陈述系统中同构比照”的戏剧结构,此结构方式是戏剧内容对戏剧结构直接映射的结果。而《汉宫秋月》等几个主题、动机是全剧音乐结构的核心结构力。最后,由《夜宴》创作过程中的两个文学脚本引发了关于戏剧与音乐关系问题的一些思考;第五章第一节指出,该剧的织体形态、节奏节拍、多声技法、调式调性等技术手段,都体现出中国单声音乐思维的特点,并认为这一音响结构逻辑正是形成《夜宴》中国文人音乐特色的技术核心。第二节从歌剧器乐音乐特殊功能人手,分别分析了琵琶、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的戏剧表现手段及价值;第六章集中讨论关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问题,认为“在合理定位基础上做动态处理”是其总体特征,而多元统一的唱腔风格、自如变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帮腔、重唱等多声手段的应用大大丰富了人声的戏剧表现力。 

  结论总结了两剧的艺术特色,并就它们对中国现代歌剧创作的积极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内容简介】:

  《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艺术特色研究》以瞿小松作曲的《命若琴弦》和郭文景作曲的《夜宴》这两部中国现代室内歌剧为研究对象,从结构特征、音响技术、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探讨其音乐部分的技术特点和艺术特色,期望对中国现代实验性歌剧的创作实践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共六章,每编各三章:上编主要讨论《命若琴弦》的艺术特色。第一章从戏剧和音乐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剧整体结构形态及主要结构力。指出“戏中戏”的结构特点和三次“断弦”的戏剧结构力作用,此后,在分析了各场次及整体音乐结构的基础上指出,几个贯穿全剧的主题、动机、音型,整体速度布局,以及作为特性乐器的三弦音色等都形成了音乐结构力;第二章“音响技术和戏剧表现手段”,分析了节奏、节拍、多声技法等技术性问题和器乐音乐在歌剧中的戏剧表现手段,如器乐的戏剧表现功能、音色的表现价值、音响结构手段等。第三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揭示了该剧塑造人物形象的整体思路,以及人声在塑造人物过程中的作用。下编主要讨论《夜宴》的艺术特色。第四章“整体结构形态及主要结构力”,认为该剧是一种“在两种时态陈述系统中同构比照”的戏剧结构,此结构方式是戏剧内容对戏剧结构直接映射的结果。而《汉宫秋月》等几个主题、动机是全剧音乐结构的核心结构力。最后,由《夜宴》创作过程中的两个文学脚本引发了关于戏剧与音乐关系问题的一些思考;第五章第一节指出,该剧的织体形态、节奏节拍、多声技法、调式调性等技术手段,都体现出中国单声音乐思维的特点,并认为这一音响结构逻辑正是形成《夜宴》中国文人音乐特色的技术核心。


【作者简介】:

  娄文利(1972-),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品分析专业博士,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担任作曲技术理论及论文写作的教学工作,先后开设本科必修课《曲式》《和声》,硕士必修课《中外歌剧音乐》《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技法》《中外经典声乐作品研究》《中外经典器乐作品研究》《音乐分析学》等课程,除任“军旅音乐家与作品研究”专业学术硕士导师之外,还先后担任30多名表演专业学术硕士、艺术硕士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主要科研领域为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中国当代作曲家与作品分析、中国现代歌剧等。近年来主要的科研成果包括:在《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创作》等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担任“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中第3、第5、第6三部中音乐分析部分的撰稿(已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担任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音乐综合分析基础教程》中和声分析部分撰稿(2009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完成了“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项目”《中国现代室内歌剧研究》(与郭文景教授合作)等。参加过“全国曲式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等全国性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或提交论文。

  曾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学院三次嘉奖,院级教学比赛二等奖,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等奖励。


【目录】:

序一 

序二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上编四场室内歌剧《命若琴弦》艺术特色研究 

第一章 整体结构形态及主要结构力 

第一节 歌剧概述 

一、故事梗概 

二、原著与剧本 

三、演员和乐队编制 

第二节 戏剧整体结构及主要结构力 

一、整体结构布局 

二、戏中戏的戏剧结构 

三、“断弦”的戏剧结构作用 

第三节 音乐整体结构及其特点 

一、第一场音乐结构及特点 

二、第二场音乐结构及特点 

三、第三场音乐结构及特点 

四、第四场音乐结构及特点 

五、全剧整体结构特点 

第四节 音乐结构的主要结构力 

一、主要动机、主题、音型的生成、演变与贯穿 

二、速度布局对结构的控制 

三、三弦音色的结构功能 

第二章 音响技术和戏剧表现手段 

第一节 节 奏、节 拍 

一、变节 拍 

二、板式、速度对位 

三、节 拍对位 

四、非等差递减的时值比例 

五、常规语言节 奏 

六、川贵地区语言节 奏 

七、弹性速度组合节 奏 

八、有控制的随机音响 

第二节 多声技法 

一、以“非三度叠置”为主的和弦结构 

二、以线性逻辑为主的和声进行方式 

三、“纵横同构”的和声手法 

四、对比复调 

五、模仿复调 

六、数列控制中的节 奏卡农 

七、与人声有关的多声技法 

第三节 器乐的戏剧表现手段 

一、器乐音乐的戏剧功能 

二、特殊音色的表现价值 

三、器乐音响结构特点 

第三章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第一节 塑造人物形象的整体思路 

一、整体特点 

二、声部设置的依据和原则 

三、如何刻画主人公形象 

四、主戏中其他角色的展现 

五、戏中戏人物呈示手段 

第二节 人声在塑造人物中的表现作用 

一、人声部分的四种形态 

二、声乐部分的旋律形态 

下编四场室内歌剧《夜宴》艺术特色研究 

第四章 整体结构形态及主要结构力 

第一节 歌剧概述 

一、创作及演出情况 

二、故事梗概 

三、演员与乐队编制 

第二节 戏剧整体结构及其特点 

一、整体结构布局 

二、在两种“时态陈述系统”中“同构比照”的戏剧结构 

第三节 构成戏剧结构的主要结构力 

一、间奏的戏剧结构意义 

二、画中人——琵琶女的戏剧结构作用 

第四节 音乐整体结构及特点 

一、全剧整体音乐结构特征 

二、第一场音乐结构及主要特点 

三、第一间奏音乐结构及主要特点 

四、第二场音乐结构及主要特点 

五、第二间奏音乐结构及主要特点 

六、第三场音乐结构及主要特点 

七、第三间奏音乐结构及主要特点 

八、第四场音乐结构及主要特点 

九、尾声音乐结构及主要特点 

第五节 核心主题和动机形成的音乐结构力 

一、《汉宫秋月》——真实的韩熙载 

二、夜宴动机 

三、韩熙载第一动机 

四、韩熙载第二动机 

五、李煜第一动机:级进下行音调 

六、李煜第二动机:三音组 

第六节 音乐与戏剧关系的处理 

第五章 音响结构技术和戏剧表现手段 

第一节 单声思维控制中的音响结构技术 

一、突出线性逻辑的织体形态 

二、服从于单声表现的时值控制系统 

三、单声思维意识下的多声技法 

四、音响结构技法 

第二节 器乐的综合戏剧性表现 

一、器乐音乐的戏剧功能 

二、琵琶的戏剧表现手段及价值 

三、打击乐器的戏剧表现手段与价值 

四、其他器乐音色的戏剧表现价值 

第六章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第一节 人物定位和动态处理 

一、关于韩熙载 

二、关于李煜 

三、关于红珠 

四、关于两个画师 

第二节 人声在塑造人物中的表现作用 

一、声部设置和声乐体裁 

二、与角色身份相符的“白” 

三、多元统一的唱腔风格 

四、自如变化的表现形式 

五、人声的多声手段 

结论


【书摘】:

二、原著与剧本

  为了适应歌剧这一特殊的艺术体裁的需要,剧作家常对原作的情节、事件、人物等作适当调整,《命若琴弦》也不例外,对比史铁生的同名原作发现,歌剧剧本作了较大的改动。

  原作是师爷把药方传给师傅,说自己错记成弹断800根弦,所以没有复明。而当师傅真的弹断1000根弦时却发现那方子只是白纸一张,失望之际,发现自己的徒弟小瞎子因为心爱的姑娘被嫁而出走了,于是找到他,嘱咐他一定要弹断1200根琴弦才可打开药方重见光明,于是小瞎子怀着憧憬开始了自己的说书生涯……

  歌剧剧本最突出的调整是把原作师徒三代的遭遇集中到“说书人”一人身上,“小瞎子浪漫爱情的破灭”和“师傅复明希望的落空”这双重打击由他一人承担,这使得戏剧矛盾更加集中,也简化了人物关系,并为独角戏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可能(当然剧作家把整数1000定为悬念揭晓的终点,一方面给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增强了紧迫感。)

  其次,原作是把“药方”幻化为一种绝望中生存的理由和希望传递下来,而歌剧最后结局则明确地把这个善意的谎言无情地揭穿了,形成的戏剧冲击力是相当强大的,说书人最后的一句“明日请早”也显现出更深刻的意味。正如作曲家所说“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当人的某种期盼甚至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企盼在现实中一旦失落和破灭了,他能否活得下去?怎样活下去?对于这个问题,每个观众、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①另外,由于上述调整,使歌剧叙事的结构、方式和顺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作是从师爷、师傅到小瞎子顺叙的方式,而且首尾有点再现的关系(都是师傅带着徒弟,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消失在远方)。而剧本则选取了70多岁老艺人普通的一天为起述点,通过插入说书场面引出断弦记数的悬念,接着说书人以倒叙的方式回忆自己的一生,回忆结束回到现实中解决了贯穿全剧的戏剧悬念。如果从戏剧内容的角度把全剧概括成“开场、说书、回忆、结局”四大部分,可以发现剧作家是用“顺叙一顺叙一倒叙一顺叙”的叙事方式,“现实一故事一回忆一现实”的场景切换和“现在进行时一过去进行时一过去完成时一现在进行时”的时空交错,把生活和艺术、现实和回忆完美地交织融合在一起,这无疑大大拓展了戏剧表现的空间,也避免由于一味顺叙造成的拖沓或单调感。该剧没有布景,由于是四场不间断演出,服装、道具、化妆也没有变化,除了必要的灯光设计和少量的舞台动作外,大幅度的时空调度和反差强烈的场景切换更多地依靠音乐来完成,这样无形中也为音乐表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插图】:



相关商品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