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gb
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查看大图

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是一篇关于古典奏鸣曲式形成的论文,所研究的时间跨度约在1700—1780年间。《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了古典奏鸣曲式的雏形二段式与三段式是如何具有了古典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和结构规划,并主要以咏叹调和独奏协奏曲为主探讨了18世纪奏鸣风格的发展。下篇主要是从交响曲和独奏奏鸣曲两个方面对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进行了探讨,并对主要作曲家的作品进行了研究,对每位作曲家在古典奏鸣曲式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贡献作了总结。

  • 商品编号:SJ4899
  • 商品重量:550.000 克(g)
  • 货  号:SJ4899
  • 计量单位:
  • 所得积分:38
  • 作者: 邹彦 著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 9787806926284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第1版
  • 字数: 270000
  • 页数: 377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市场价: ¥40.00
  • 销售价: ¥38.00
  • 节省: ¥2.00
  • 已经有272位朋友关注此商品,最近一个月已售出3件。
购买数量:
  (库存98)
app hook
 


【基本信息】:

系列: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作者:邹彦 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9787806926284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页数:377

字数:270000

开本:32

用纸:胶版纸

包装:平装


【推荐】:

  邹彦的这本《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在对古典时期329部作品的分析之上,提出奏鸣曲式的结构与古典风格的结合是奏鸣曲式确立的标准;古典奏鸣曲式的前身是古奏鸣曲式和前奏鸣曲式;咏叹调、协奏曲、奏鸣曲和交响曲等体裁对奏鸣曲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内容简介】:

  《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是一篇关于古典奏鸣曲式形成的论文,所研究的时间跨度约在1700—1780年间。《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了古典奏鸣曲式的雏形二段式与三段式是如何具有了古典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和结构规划,并主要以咏叹调和独奏协奏曲为主探讨了18世纪奏鸣风格的发展。下篇主要是从交响曲和独奏奏鸣曲两个方面对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进行了探讨,并对主要作曲家的作品进行了研究,对每位作曲家在古典奏鸣曲式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贡献作了总结。


【作者简介】:

  邹彦,男,博士,1975年8月出生于青岛,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学习、工作经历:1993—1997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于侯康为博士;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7—2000年任教于青岛教育学院音乐系,助教;2000—2003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作品分析,导师为钱亦平教授;2003—2006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导师为钱亦平教授;2006—2007年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2007—2008年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挂职)。2008年—今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目录】:

序一钱亦平 

序二李吉提 

谱例列表 

图示列表 

图表列表 

论文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巴洛克时期二段式与三段式、咏叹调和协奏曲曲式中奏鸣 

风格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二段式和三段式 

第一节二段式 

一、简单的二段式 

二、咏叹调中的二段式 

三、“四行诗式”二段式 

四、a|b—a形式的二段式 

五、扩展的二段式(古奏鸣曲式) 

六、完整的二段式 

第二节三段式 

第三节二段式、三段式与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 

第一节二段式咏叹调结构的确立及其变体 

一、主题平行,结构对等 

二、主题平行,后句扩充 

三、主题同源,和声变奏 

四、主题同源,后句发展 

第二节返始咏叹调中二段式咏叹调原则的发展 

(1720年代—1750年代) 

一、首部A的三种常见类型 

一、返始咏叹调中利都奈罗的作用 

第三节带有利都奈罗的咏叹调中奏鸣原则的发展(1750年代之前) 

一、带有利都奈罗的咏叹调的一般情况 

一、带有利都奈罗的巴洛克器乐一声乐曲式的分类 

第四节声乐曲式中二段式咏叹调原则的进一步发展(1750年代—1780年代) 

一、删节的返始咏叹调 

一、只出现a1与a2的咏叹调(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三、带有中间部分的奏鸣性咏叹调(插部代替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四、完整的古典奏鸣曲式 

第三章独奏协奏曲中奏鸣风格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节历史上对于协奏曲曲式的研究及独奏协奏曲中奏鸣风格的产生与发展 

一、科赫之前的研究状况及其研究对象 

二、科赫的协奏曲理论及其研究对象 

三、科赫之后至普劳特的协奏曲理论 

第二节1760年之后奏鸣风格与利都奈罗风格的“交互期” 

一、利都奈罗风格对奏鸣风格的影响 

二、奏鸣风格对古典协奏曲第一乐章曲式的影响 

第三节本章结语 

…… 

下篇18世纪交响曲、独奏奏鸣曲中奏鸣风格的产生与发展 

结论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引文文献和转引文献 

附录三:文中涉及的作品索引 

附录四:本文涉及人名的中外文对照 

附录五:长乐谱附录 

附录六:三点说明 

附录七:后续研究的课题 

附录八:余记三则 

后记 

答辨委员会决议


【书摘】:

然而,在本文附录列出的几十篇(部)英文参考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体裁方面,但是这些涉及到奏鸣曲式的形成和早期阶段这一课题的研究文章和著作,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数量来说都已经有了较为深厚的研究深度和学术积累。其中,查尔斯·罗森的著作《奏鸣曲式》对奏鸣曲式的形成从“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三段和二段曲式”(TernaryandBinaryForm)、“咏叹调”(Aria)、“协奏曲”(Concerto)四个部分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是,其著作中对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典奏鸣曲式的直接前身“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鸣曲式”的研究为空白,而且在论述咏叹调和协奏曲的时候也缺乏对这两种体裁历史发展的把握。此外,散见于各种期刊的中/英文文章,也并没有在此专题下形成系统。但是,这些研究使得本文的立题具有了可能性。 

钱仁康教授和钱亦平教授合著的《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的第七章“奏鸣曲式”专门谈到了奏鸣曲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书中所涉及到的奏鸣曲式的发展脉络是本课题的理论依据,这使得本课颢的立题具有了可行性。

……


【插图】:



相关商品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支付方式

正品保证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Copyright © 2002-2023 电脑音乐书店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天津·东丽区   津ICP备05008346号
本商店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本商店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不经授权不得使用
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  电话(TEL):13312093288  E-mail:service#midibooks.net (请将#用@替换)

Powered by ShopEx v4.9.0 |Gzip enabled 津ICP备05008346号
站长统计